大橋滿月亂象多 未見其利先擾民

港珠澳大橋今日滿月,是時候來個小結。大橋通車以來,不僅三地旅檢大樓各有各亂,車流量遠低預期,而且隨着大量來歷不明的內地旅行團湧港,逼爆東涌,螫伏一時的光復團體又再興風作浪。一言以蔽之,被譽為世界新七大奇迹的大橋名不副實,未見其利先見其弊,說到底是港府無能惹的禍。

儘管大橋香港口岸擠滿內地旅客、候車人龍大打蛇餅的一幕每逢周末皆會上演,但並不代表大橋使用量高,反而只代表港府管理能力低。運房局數字顯示,大橋通車首廿九日的總車流只有不足九萬架次,每日平均只有約三千一百架次,只達預期的兩至三成,應驗了外界對大橋淪為「大白象工程」的批評。諷刺的是,大橋車流量不足,卻引來大批缺乏規管的內地旅行團湧入東涌,豈止當區居民苦不堪言,更為光復團體搞風搞雨提供了最佳藉口。試想想,要不是港府思慮不周,後知後覺,以致交通、購物等硬件配套完全不到位,亂象又何至於周而復始,沒完沒了?

這樣說絕非無的放矢。香港口岸的配套至今天殘地缺,由穿梭三地的金巴班次不足、購票安排欠完善,到口岸的購物及進餐地點皆欠奉,再到無地接社的內地旅行團自出自入,猶如無掩雞籠,在在顯示大橋通車倉卒,港府從來沒有做好準備。須知道,大橋構想已提出三十多年,正式建橋也有十年,十年不是短時間,到頭來亂象叢生,沒有為旅客提供便利,反而浪費更多時間;沒有為粵港澳融合提供契機,反而挑起更多矛盾,庸官害人,可見一斑!

迫於民意壓力,港府不得不作出補救,例如金巴的網上預約購票安排今日實施,所有由珠海前往香港的旅客須提前在網上購票;又如產業署即將就旅檢大樓商店進行招租,商經局亦會盡快與內地商討開放東人工島,讓內地旅客即日往返;當局又計劃在旅檢大樓內增設臨時店舖,研究讓美食車到口岸或欣澳一帶經營;還有,運輸署增加八條機場巴士線的班次,並改道以節省時間。不能不說是多管齊下,也不能不承認遲做好過不做,但成效有多少,依然令人難有信心。

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壞的開始便注定是失敗的一半。可以看見,大橋已經「開壞了頭」,目前使用大橋的主要是穿梭巴士,貨櫃車僅佔數個百分點,跟當局口中大橋有利物流業發展的目標相距極遠。更不堪的是,港府至今沒有積極打擊無牌旅行團,不是將皮球拋回內地,要求內地執法,就是推說內地入境團無香港旅行社接待也不一定犯法,擺明不作為。最荒謬的是,當局最近才在香港口岸範圍內數個地點接通電力,連基本設施也姍姍來遲,所謂引入商店疏導東涌人流,真不知拖到何年何月。

回歸廿一年,許多東西都荒腔走板,走樣變形,唯獨港府官員「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的思維永恒不變,這從港珠澳大橋開通至今亂象不斷、怨聲四起,得到了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