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醫醫相護 問題癥結

女性愛美,醫療美容療程應運而生,可惜質素良莠不齊,奪命事故不絕如縷。繼「DR美容針」變死亡毒針、抽脂變攞命後,日前又有女子疑注射肉毒桿菌針昏迷死亡。社會要求規管醫學美容之聲不絕於耳,但港府前怕狼、後怕虎,法律至今一片空白,而且事實一再證明,即使由醫生操刀也不等於信心保證,以上事故皆涉及醫生,已可見一斑。

DR案發生後,港府成立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檢視本地美容院提供的服務。工作小組多年前已提交報告,列出三十多項有潛在風險的美容程序,建議當中大部分必須由醫生進行,包括注射美白針、減肥針、肉毒桿菌,以至微晶磨皮及水磨嫩膚等。衞生署向美容業發出「提供美容程序須知」指引,提醒業界避免提供以上程序,否則可能觸犯法例,無奈指引並無法律約束力,一直成效不彰。

將醫療和美容區分,大方向沒有錯,但事實是許多死亡事故都是由醫生操刀,當局一味以為由醫生主理就無問題,完全是昧於現實。像最新一宗注射肉毒桿菌針死亡事件,涉事醫生早有前科,十多年前曾為客人抽脂導致客人死亡,但醫委會當時只判其停牌五個月,結果十多年後又出事。由此可見,醫醫相護才是問題癥結所在,要是醫生一犯大錯即釘牌,他們還敢鋌而走險嗎?香港好醫生雖有不少,但見錢眼開的醫生更多,現行制度一面倒向醫生傾斜,只知保護醫生利益,難怪亂象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