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國人熱議美國中期選舉的焦慮

國人近日暫時放棄對中美貿易戰的關注,轉而觀察美國中期選舉。中期選舉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中美關係,並通過中美關係轉而進行對民主的進一步思考。如果說中期選舉對於美國人來說,是受在場的民主邏輯支配,那麼對於中國來說,則受不在場的民主邏輯支配,貫穿於其中的是不在場的民主焦慮。

追求美好政治生活

從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來說,民主曾經沉寂二千多年,戰爭、瘟疫、內戰、矛盾、衝突總是頻繁出現,但追求美好的政治生活訴求從沒間斷過。一般說來,能夠實現生命、安全、財產、免於恐懼的政治生活就是好的政治生活,民主並非實現這些美好生活的唯一手段。只有進入了文明社會,民主被發現是實現這些美好生活的根本性手段,為了捍衞民主,有人把民主既視為手段又視為目的,因為民主沒有脫離手段的本性,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出於既得利益和國內狀況的考慮,就把民主視為備選之項、廢棄之項而不是首選之項。一些發展中國家總是為暫時的治理績效和經濟繁榮而遮蔽了世界性視野,並視民主化為危徒、畏途、陷阱。

不在場的民主邏輯突然變成在場的民主邏輯,也會讓人變得不知所措。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秩序與穩定就是幸福,生活水平提高就是幸福。只要軍人執政能夠提供秩序與穩定,國民就會依存於現有秩序與穩定,並因此提升幸福指數。只要威權政府有治理績效,諸如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教育水平提高、社會保障優良,國民就會提高幸福指數。他們會主動配合軍人執政或威權政府,並在其政策指令下感恩於心,並主動參與到反民主化的陣營中來,視民主及民主化為洪水猛獸。歷史的弔詭之處在於,當民主及民主化因不可測的因素而突然到來時,反對民主和擁護民主的可能是同一類人。

如果展望民主的未來,前景也不是很樂觀,往往是樂觀與悲觀的結合體,即使是二十一世紀,政治分歧與政治衝突仍是主題,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階級政治的挑戰、身份認同的危機和意識形態的分歧。人性的缺陷和社會的衝突使人類無法實現完美的烏托邦,儘管無法追求「至善」,但可以謀求可能的「改善」。人類不可能追求完美的政治生活,但人類可以追求不太完美、可以過得去的好的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民主確實是個好東西。民主是個好東西是比較出來的好東西,民主與傳統政體、民主與軍人執政、民主與威權政體、民主價值與非民主價值,有比較才能彰顯民主是個好東西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學術界對民主化的貢獻,主要在於把民主本土化的貢獻。民主本土化,不僅在於立足中國構建本土化的民主話語體系,也在於與世界民主化話語實現對接融合。如果構建中國民主化的話語體系與世界通用的話語體系對立,就會形成自說自話甚至雞同鴨講的困局。在世界走向中國、中國面向世界的全球化、互聯網化的今天,實現在場的民主邏輯與不在場的民主邏輯的對話與交流,是吸取人類民主政治文明成果的必要步驟。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有時候,不在場的民主邏輯使人們成為一個很好的民主觀察家,理性、客觀地對世界民主化進行分析,反而讓人心悅誠服。只是不在場的民主邏輯,總像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缺少切身感受。無論如何客觀,也都是人的客觀,都是人的認知上的客觀。人總是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無知,對民主認知上的客觀之路,是一個比人是死還是活着更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任何人都難以迴避。人總是在主觀與客觀之間來回擺動,在民主情感支配下的客觀,會不會成為民主激情的奴隸?這是所有人都應該反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