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入秋後喉嚨易感乾燥,沖蜜糖水飲用雖可潤喉,但若進食來歷不明蜂蜜,隨時有中毒風險,弄巧反拙。一二年至今,衞生防護中心接獲七宗狂蜜病個案,分析後發現患者均曾進食自行購買蜂蜜,部分人則食用友人贈送的尼泊爾蜂蜜,然後最快於進食後五分鐘出現頭暈及作嘔等反應,一人更須留醫深切治療部。防護中心提醒,購買食用蜂蜜要揀信譽良好的生產商,亦要留意蜂蜜味道有否不尋常苦澀。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直擊》回顧一二年一月至今年九月尾七宗梫木毒素中毒、即狂蜜病個案,共有九人受影響。有關個案一年四季都有發生,患者平均年齡四十九歲,七成八人有出現頭暈、五成六人會感麻痹,而除神經中毒症狀,四成四人會嘔吐、三成三人有腸痛等腸胃反應。
雖然沒有死亡個案,但患者進食蜂蜜後介乎五分鐘至兩小時出現各種症狀,同時有低血壓及心膊變慢,因此全部人都要入院,其中兩人需在加護病房留醫,一人更需在深切治療部治理。他們尿液樣本經化驗後,大部分確定含梫木毒素。
統計發現,七宗狂蜜病個案有五宗曾進食由朋友贈送、產地為尼泊爾的蜂蜜,亦有一名患者曾進食在本港野外採摘的杜鵑花而中毒。
衞生防護中心提醒,要預防狂蜜病有三個方法。首先,要從有信譽途徑購買蜜糖;其次要留意進食蜜糖後有沒有感到蜂蜜有苦澀味道,因為有梫木毒素的蜂蜜多數會令人進食後喉部有火燒感覺。最後要特別留意蜂蜜原產地,過往較多中毒個案患者曾進食來自尼泊爾及土耳其等黑海地區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