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某國際學校計劃從下一學年起取消繁體字課程,改用簡體字教授中文。有本地家長直指不能接受,稱香港人不會接受簡體字,有時有些招牌用了簡體字,社會都好反感,而且該校學費好貴,每年差不多二十萬元,點可以話轉就轉。
今次繁、簡體字爭議由一所國際學校引發,事情就變得十分有趣了。國際學校自主性比本地津貼學校高得多,津貼學校放棄教繁體字,你可以指摘林鄭向阿爺「獻媚」;如今國際學校這樣做,唯一合邏輯的解釋是,學生學習簡體字的確有助他們提升競爭力。
仔細想想其實不難理解。當今使用簡體字的人口及連帶的經濟實力,使用繁體字的人口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國際學校作為局外人,根本不會管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看事情反而更能超脫客觀。台灣跟香港一樣採用繁體字,但一直有人主張「識簡用繁」,就是一種務實的態度。新加坡採用簡體字,開宗明義從功利角度出發;同樣道理,馬來西亞華人以簡體字書寫溝通,但新任財長林冠英也義正詞嚴告訴大家,他是「馬來西亞人」而不是「中國人」。
這裏想說的是,為了盲目「反中」,明知學習簡體字及普通話對下一代有利,卻仍然「阻住地球轉」,最終只會誤人子弟。當然,夏蟲不可語冰,有些人你是不能跟他講理性的,正如有人指出,香港有些人把「捍衞廣東話」口號喊得震天價響,但年前推廣「母語教學」(注意這裏的「母語」指的是廣東話而非普通話),大量家長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把子弟送進英文學校,說到底就是內心的「鄙視鏈」作祟:英語第一,廣東話次之,普通話則是「地底泥」;跟他們談學好普通話提升年輕人的競爭力,跟對牛彈琴沒甚麼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