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旺區議會日前以大比數通過,終止歷時十八年的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試驗計劃。有人舉腳贊成,有人卻認為扼殺了本地藝術創作的文化。這令筆者想起日前在薄扶林般咸道上演的「鋸樹」對「護樹」人士劍拔弩張的一幕。陳淑莊、許智峯、區諾軒等反對派政客蜂擁而至,力撐護樹團體,豈料卻遭到在場街坊怒嗆,有居民大聲質問陳淑莊:「收聲啦,你住邊度呀?」當場將她KO。
樹木辦護樹不力固然難辭其咎,但危樹吊吊揈隨時傷及途人,始終不是辦法。泥水佬開門口,過得自己過得人,尊貴的議員設身處地,願意都市計時炸彈埋在自己附近嗎?同樣道理,撐本地藝術創作的仁人志士,心血來潮上「菜街」走一趟,當然覺得那裏「充滿活力」、「富有本土特色」,你試試在旁邊的民居住幾晚,相信就不會如此下巴輕輕。
再推而廣之,一些本土派對北上搵食的藝人苛責求全,動輒指摘別人「舔共」、「忘本」、「出賣香港人」,也是典型的旁觀者「輕」──輕鬆個「輕」的表現。很簡單,相比起內地十三億人市場,香港蚊髀同牛髀,藝人唔北上搵食,旨意你哋養,難道食西北風。本土派們不妨捫心自問,你們「支持」的土炮演員有新戲上,你買幾多張飛捧場?他們出新唱片,你們又買多少張?
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壽終正寢的另一啟示,就是權利切不可濫用,否則只有一拍兩散。不管是本地街頭藝人抑或內地大媽,如果不是鬥多人鬥大聲,也不會引發眾怒。又如立法會議員,九七年後罵共產黨罵得不亦樂乎,「言論自由」獲得充分保障,如果不是有「隊友」宣誓侮辱國家民族,哪會「畀位人入」,引來DQ等一系列「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