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海鮮 沙灘戲水 小心感染食肉菌

處理海產的小動作或一餐未煮熟的海鮮,足以影響一生。衞生防護中心今年至今錄得四宗創傷弧菌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個案,沒人死亡;去年則錄得十三宗,當中五人死亡。可怕的食肉菌引致病人出現壞死性筋膜炎,可在短時間內蔓延身體,若患者未能及時醫治,或需截肢切走壞死組織,嚴重者更會致死。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陳啟明指出,除了進食帶菌海鮮可能受到感染,處理海鮮時亦可能被刺傷,甚至在街市等環境接觸受污染的海水、炎炎夏日去海灘游水都有機會「中招」,糖尿病人、肝病患者、長者更是高危一族。

陳啟明指出,食肉菌並非一種特定的細菌種類,只是細菌引致病人出現壞死性筋膜炎才俗稱為「食肉菌」,當中甲型鏈球菌及創傷弧菌是較常見的食肉菌。甲型鏈球菌極為普遍,在環境、人類口腔都有此菌;創傷弧菌則多見於海水,因為海水的鹽分本已助長該菌生存,加上夏天的海水溫度超過攝氏二十度,更助長該菌。

潛伏期短 毒素極速蔓延

陳續指,一般健康人士接觸該菌未必有事,但長者、患肝硬化、鐵質過高等長期病患和抵抗力弱的人是高危一族。受感染後易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一旦細菌入血,死亡率可高達三分之一。

食肉菌的潛伏時間是一至三日,惟陳多年臨床經驗發現,不少食肉菌感染個案者病情急轉直下,有人需入住深切治療部,留醫足足一至三個月才可出院。亦有病人只是清潔海蝦,遭蝦頭刺傷便中招:「就像打針一樣,直接將毒素打進身體內」,病人被刺傷手指後數小時,手指已變黑,求醫時需要盡快施手術清創。亦有病人送院後表示,穿拖鞋逛街市時,剛巧被「生猛」的龍蝦跳落地刺到腳。

傷口未痊愈 勿接觸海水

陳啟明說,除了接觸海鮮,若傷口未好又接觸海水,例如去浮潛、滑水、釣魚等都有機會感染食肉菌。及早發現問題,醫生會處方抗生素治療,但如感染擴散,部分患者可能須接受深切治療,或須接受外科手術,包括進行清創手術,清除壞死組織,甚至截肢以截斷感染蔓延。

開蠔戴手套 街市勿踢拖

他告誡市民要小心防範食肉菌,如應徹底煮熟海產,特別是貝類海產,如蠔、蜆及青口等;若要開蠔或處理海鮮,應該戴手套;至於去海灘活動,應避免身體有傷口;到街市則最好勿貪方便「踢拖」,穿密頭鞋較安全。

記者戴碧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