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施政亂象叢生,早就引起怨聲載道,而教育朝令夕改不僅令人無所適從,更導致莘莘學子慘當白老鼠,毀了整整一代人。剛推行九年的通識教育如今又要檢討,等於港府間接承認有關改革失敗,勢必再次引起爭議,添煩添亂。
為配合新高中教育,教育局○九年推出通識教育科,宗旨是「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寬闊的知識基礎,理解當今影響個人、社會、國家或全球日常生活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及分析能力,成為通才。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通識科自誕生之日起就爭議不斷,首先是通識科內容空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際關係,包羅萬象,不僅增加教學的困難,也大大加重學生的負擔,因此備受詬病。
最要命亦最諷刺的是,通識科講究「自由學習」,開拓視野,容許不同觀點乃應有之義,但又被提升至與語文、數學、英文同等的重要地位,成為四大必修科之一,也是中學生文憑試升大學的必經門檻,如此一來,又有評分標準的問題,而一旦要考試評分,結果就不是自由學習,而變成死記硬背的八股文,思想無法解放,反而束縛自由。須知中學生知識有限,社會閱歷也淺,要求他們理解分析連成年人也往往莫衷一是的深奧社會問題,根本是強人所難,連本地「才子」也通不過通識科考試,足證該科是如何的荒謬。
通識教育經過多年試驗,失敗早已寫在牆上,本港土產的數學家丘成桐甚至以「災難」來形容通識科,認為教改大錯特錯,通識令學生「通通不識」。今次教育局檢討通識科,檢討方向廣泛,主要是重新評估考評方法,包括將評分改為只評合格或者不合格;將通識剔出必修科,降格為選修科,甚至不考試等。問題是,通識科一旦剔出必修科甚至不考試,還會有學生浪費時間報讀嗎?當局不如乾脆取消,以恢復歷史教育取代之,又何必因為死要顏面而拖泥帶水呢?
說到香港歷史教育的缺陷,導致年輕一代普遍對國家缺少了解及感情,進而滋生港獨思潮,與通識科分不開干係。事實上,通識教育為那些有強烈政治傾向的老師向學生灌輸偏頗思想提供了空間,在反對國民教育的組織中,不乏通識科老師;一四年的非法佔中,年輕人充當主力,有學生坦承是通識科老師鼓勵他們參與佔中當作社會體驗。近年港獨議題堂而皇之地進入通識科,令人質疑是以「學術自由」為幌子鼓吹港獨,顯而易見,通識教育荒腔走板,變成政治洗腦科,這就觸及「一國兩制」的底線,踩到中央劃下的政治紅線,也成為通識科被檢討的最重要「死因」。
但在泛政治化氛圍下,檢討通識科牽一髮而動全身,首先受影響的是文憑試考生,其次是通識科教師的飯碗,反對派也勢必乘機起哄,批評政治干預教育,由此引發的亂象勢必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