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討論政治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

網絡有一篇文章廣為流傳,並獲得諸多網友的讚賞。這篇文章名為《關心政治的人值得深交》,題目具有誤導性,不但在邏輯上說不通,而且也與生活不符。關心政治得需要問,關心甚麼樣的政治,以甚麼樣的價值觀關心政治,以甚麼樣的意識形態關心政治。

事不關己 高高掛起

既可以以野蠻的方式關心政治,也可以以文明的方式關心政治。既可以以傳播忠君價值觀關心政治,也可以以現代自由價值觀關心政治。既可以以民粹主義的方式關心政治,也可以以自由主義關心政治。各種原教旨主義和恐怖主義也關心政治,難道這也值得深交?

人天生是一種政治動物,亞里士多德的話不能曲解。一方面,他說出了人具有政治性本能,另一方面,人作為政治動物要追求良善,要過上良好的共同體的生活。如果人這種政治動物甚麼樣的政治都關心,無異於禽獸。人這種政治動物要過良善的生活,這只有在好的混合政體中才能實現。貴族、政治精英、自由人、普通民眾各就其位,各司其責,各盡其職。人只有在良好的秩序之下才能過上好的生活。這需要人與秩序的互動。

在現代社會,過上好的生活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政治層面的公共生活,一個是非政治層面的私人生活。在亞里士多德時代,多了公共生活,少了私人生活,是那個時代城邦之間互為侵擾的狀態決定的,也是小城邦共同體決定的。沒有私人生活的公共生活,短時間可以,長時間不行。那是一個沒有自由和權利的時代,而現在則是有自由和權利的時代,這一點早就被貢斯當以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方式破題。

對於現代人來說,人有了自由和權利,有了私人生活。私人生活比政治生活更重要。有人可以一輩子不談政治,不搞政治,不關心政治,照樣把生活過得津津有味,井井有條。人滿足了吃穿住行之後,可以從事文學、藝術、影視、音樂方面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甚至比物質生活更重要。對於中國人來說,喝茶、休閒、健身、娛樂、八卦、旅遊都是可自由選擇的私人生活方式。這叫做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生活方式要隨之轉變。

關注自己的私人生活比關注政治生活更重要。政治生活只是私人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而非私人生活是政治生活的組成部分。全民被政治化的時代隨着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來臨逐漸褪色,大部分人即使談論政治,也都與自己的個人情感和興趣有關。與自己的情感與興趣無關的事,基本上都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只有一小部分人以政治談資為業,政治談資也是添油加醋,甚至捕風捉影,這無非是一種加上政治佐料而已。私人生活這種原生態,如同人類走出伊甸園,就再也回不去。滿是在上帝看來可能是人類墮落的生活,那就墮落並快樂着。

談論政治表面上高大上,其實也不過是討生活的一種手段。批評美國是工作,移民美國是生活,就是這樣的典型寫照。一些批評美國的人移民美國,屁股後面印有美國的紋章,人們也就一哄而散。想起小時候家鄉的兒歌,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口唱大戲。人家唱,咱就看。一場戲結束,也就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良臣,誰是奸佞。

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這個大舞台,總要靠生活來搭建。沒有了生活,人生這場戲只有演員,沒有觀眾。曲未終,人散盡,終歸不是甚麼好戲。過好自己的生活,得有這個能力,這比談論政治來得更加艱難。試想一個中產階級得了一場大病,瞬間變成貧下中農解放前的那種悲苦,惶恐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