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大潭篤水塘百周年 學者集文物碎片還原建塘歷史

【本報訊】大潭水塘文物徑是市民郊遊之選,為港島居民供水的大潭水塘由四個水塘合成,其中儲水量約十四億加侖的大潭篤水塘今年適逢落成一百周年,大潭篤水塘完工於一九一七年,水塘規模當年曾是英聯邦之最,故有「亞洲第一壩」之譽,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有學者梳理了一九一○年代建水塘時「以水淹村」的歷史,並搜集當年施工地盤瓦片及魚雷狀舊式玻璃汽水樽等文物,現考慮將相關文物提交至古物諮詢委員會,評估古蹟價值。

曾擁「亞洲第一壩」美譽

大潭水塘文物徑沿途共有廿二項逾百年歷史的香港法定古蹟,包括水壩及石橋等,吸引歷史發燒友到場打卡。港大建築學院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教授潘新華透露,二○一二年起他展開香港花崗岩石發展研究,期間於土地灣找出興建大潭篤水塘所用的沉箱與井口,於是考察水塘施工地盤遺址,找出約三十件百年歷史的文物,並重組當年興建過程中引水淹沒大潭篤村的歷史。他指出,當年屬首次有水塘工程要淹蓋整條村落,並為此安置了約七十位村民及賠償共五千多元。

大潭篤水塘工程歷時五年完成,曾有「亞洲第一壩」美譽,潘冀望日後有機會設展覽室展出相關文物,成為文物徑的新增景點,讓市民了解屹立至今一個世紀,繼續為居民服務的設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