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珠三角的香港

深圳經濟規模超越香港,二○一七年可說是新階段的開始。深圳規模與廣州相近,兩市應會在今後超越香港而成珠三角的中心。兩市人口都在二千萬以上,遠高於香港的七百多萬,也都相當於整個台灣的人口。按人均經濟水平不及香港,但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差別有限,而規模效益的作用遠勝香港。兩市都銳意發展科技,各方面配套,也還在大量投資推動經濟的持續升級轉型,發展與增長潛力與香港經常困守愁城相比,乃天淵之別。更重要的是,珠三角已融合成為一小時經濟圈、生活圈,規模效益與協同作用更強大。深圳、廣州以至周邊城市正融合為一個龐大而又動力十足的都會區,與香港這個「小」城市相比,差距將急速擴大。

面對珠三角「巨人」,香港可以怎樣選擇?一是港獨自決的傾向,抱殘守缺,關着門發春秋大夢,實質是宅男的自閉。若香港被這一千幾百個宅男騎劫而走自絕於珠三角之路,是整個社會的悲哀。但香港不是港人所有,而是國家的資產,縱使港人讓宅男無賴們騎劫,中央也不會坐視不理。

二是積極融入珠三角,重建香港本地的競爭條件,與深圳、廣州等建構進取性的分工體系,以香港之長,特別是國際化條件,結合珠三角所需,讓香港與深圳、廣州鼎足而立,在融合中同時進行競爭,互補長短,也各盡其分來建設這個全球最大、發展動力最強的都會區。香港便不是香港,而是珠三角的香港,也因珠三角而可進一步發揮獨特的優勢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