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汽車排放的廢氣對人類健康有影響,甚至可能導致青少年行為偏差。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研究指出,空氣中由汽車排放的大量懸浮粒子或可損害人體大腦及神經網絡發展,為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研究發現,居住在公路旁、遠離綠化帶丶車來車往地區的九至十八歲青少年,出現偷竊、破壞公物、濫藥等行為問題比率較高。
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在洛杉磯追蹤近七百名九歲兒童長達九年時間,由家長記錄子女在十八歲前的反叛行為問題,例如欺騙、逃學、偷竊、破壞、縱火和濫用藥物。研究人員同時安排二十五台空氣質量監測儀估計每名參與研究的兒童居住地點的PM2.5懸浮粒子濃度。結果發現,居於空氣污染較嚴重的地區,青少年行為問題亦較嚴重。
懸浮粒子可以通過肺部進入血流游走到身體各部分,影響心肺健康。四分三受訪兒童吸入的懸浮粒子水平,超過美國政府的安全標準。
但專家指出,除了空氣質素外,來自基層家庭的兒童及青少年因經濟問題,多居於高速公路旁的廉價房屋,這些家庭生活壓力大,子女與父母關係不好,亦可能引起青少年行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