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製成全球首個螺旋藻機械人

【本報訊】螺旋藻是近年熱門的營養補充品,香港中文大學就利用天然螺旋藻,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生物合成微型機械人,能於人體進行追蹤及分解,有治療和診斷作用,如運載藥物到指定部位治療;當機械人分解時釋放的成分更對癌細胞有很強殺傷力,但不損害正常細胞,有望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

研發的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指,其團隊以三年時間研發螺旋藻機械人。天然螺旋藻會被浸泡於「納米顆粒懸浮液」中,懸浮液依附在螺旋藻表面,形成鐵磁性塗層。團隊利用磁力機器能控制螺旋藻於血液、胃液和尿液中移動。螺旋藻自發螢光的特性亦可作診斷之用,其螢光明暗度會受酸鹼值影響,如在釋出偏酸性物質的腫瘤附近,螺旋藻會變暗。張稱螺旋藻機械人的直徑只有頭髮的二十分之一,要用於胃部定位要八萬個機械人,用於腹腔則需三萬至五萬個。

對癌細胞有強大殺傷力

張又稱,目前生物醫學界大多採用人工合成機械人,故此項生物合成機械人的研究是行內先驅。而螺旋藻被廣泛用作營養補充品中,安全性很高,螺旋藻的鐵磁性塗層同樣對人體無害,可自然排出。體外實驗亦發現,機械人分解時對子宮頸癌、肝癌和皮膚癌的癌細胞有很強殺傷力,癌細胞存活率最低減至一成。

目前該研究曾於老鼠腹腔和胃部進行測試,何時能進行臨床實驗要視乎資金而定,將機械人用作治療癌症和消化道疾病亦會是研究方向之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