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風災揭部門混帳 海洋垃圾侵海灘

颱風今年襲港特別多,一年內五次掛起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除了令本港風雲變色,海上翻起的巨浪,更將大量海洋垃圾「嘔」出,遍布各個海灘。本報記者近日巡查發現,部分前年訂為優先處理海上垃圾的海灘,仍然周圍垃圾,連一向垃圾不太嚴重的海灣,亦疑因巨浪捲起垃圾,颱風後滿目瘡痍,膠樽和即棄餐具早已見怪不怪,大型發泡膠箱和卡板等亦隨處可見。多區區議員批評,海上垃圾的問題涉及多個政府部門,惟部門間協調不足,令問題持續多時,遲遲未能解決。

深井浪翠園對出海灘近日垃圾成災,滿布竹枝、膠樽、膠桶等,還有喉管、卡板等體積較大的垃圾,百米海岸線恍如垃圾崗。去年八月,本報亦接獲附近居民投訴打風後大批垃圾積聚,有街坊指今年情況更離譜,垃圾由八月底吹襲本港的颱風「天鴿」捲到沙灘,直至近月多次颱風襲港,捲上岸的垃圾有增無減,雖然不時見到海事處船隻在附近巡邏,惟迄今未見清理,「啲部門擺明就知件事,但係就冇人理!」上址有居民看到滿灘垃圾感不滿。

颱風頻襲,不少海岸堆積垃圾,記者曾巡視多區,如潛水勝地西貢小棕林,石屎行人路兩旁的沙灘上,堆積不少家居垃圾;香港仔田灣海傍道部分海面受堤岸阻擋,水流較緩慢,發泡膠、膠樽等家居垃圾正「隨波逐流」,亦可見死魚載浮載沉。

粵港設通報機制 成效存疑

「海事處清理海面、食環署就睇岸邊,康文就負責沙灘,但係佢哋之間協調得唔太好。」南區區議員柴文瀚指出,海上垃圾問題持續多時,除困擾居民外,亦影響淺水灣等旅遊點,惟因部門各自為政,遲遲未能解決。他又指,雖然現時設有粵港兩地的海上垃圾通報機制,惟成效存疑,「好似之前棕櫚硬脂油外洩咁,區議會都係好遲先知件事,初頭仲以為唔會影響呢區,變相少咗時間去統籌部門做嘢。」

其實,政府參考海岸清潔跨部門工作小組在一三至一四年度進行的海上研究結果,於一五年訂定廿七個優先處理海上垃圾的地點,由環保署監察多個部門的成效。

優先處理地點 傳陣陣臭味

不過,以列為優先處理海上垃圾地點之一的大埔沙欄為例,海灘上遍布食物包裝、塑膠器皿和膠袋等,而且部分食物渣滓更傳出陣陣臭味,相信垃圾置於該處已有一段時間。「之前有居民投訴過有臭味,加上打完風個灘真係好多垃圾,我哋去影咗相,通知食環嚟清,佢哋話要等一個星期左右先有人手嚟。」大埔區區議員劉志成指,海洋垃圾的問題遲遲未有解決,居民經常投訴,「區議會有個『地區主導行動計劃』,由政府增撥資源解決區內一啲重點議題,海洋垃圾就係我哋大埔區其中一個重點議題,但係增撥咗資源都仲係唔夠,康文署大概兩星期先嚟一次,海灘依然好多垃圾。」

環署:已增撥資源加強清理

環保署發言人指,各部門去年共收集近一萬六千噸海上垃圾,並接獲約一千一百宗有關海上垃圾的投訴,並作出十八宗檢控。發言人表示,各部門已增撥資源加強清理工作,包括在二十七個優先處理地點增加清潔次數,並致力向社會大眾推行宣傳教育的工作。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