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頂被浸 承建商疑疏忽

【本報訊】今次遭水浸的觀景山隧道工程複雜,需以鑽爆、暗挖、明挖及箱涵頂進等四種方式建造,其中最為複雜的「箱涵頂進」工程。有工程師認為,水浸對工程延誤的影響難以估計,當局雖強調目前隧道已貫通,但仍餘下路面鋪裝及道路設備安裝等工程,有關工序會因隧道水浸而延誤。

隧道以「箱涵頂進」開挖

根據港府介紹,觀景山的穿越山體段是以鑽爆方式開挖,機場路路段用暗挖方式施工,填海區採用明挖方式,機場快綫下則以「箱涵頂進」推進預製組件。港府曾表示,四種建造方式中,以機場快綫下進行的箱涵頂進工序最為複雜及艱巨,包括要先將機場快綫下的土質加固,以減低工程對機場快綫影響,再在空間狹窄且深入地層的豎井內,建造巨型的預製隧道管道組件,繼而挖掘組件前方的管道,再由電腦控制多組千斤頂系統,將各節預製組件沿隧道推進,穿越機場快綫下方到達指定位置。

土木及結構工程師倪學仁指出,承建商一向會於工程進行期間抽走積水,預防隧道水浸,估計是當日大雨來得急,才來不及抽水。他續稱,即使隧道貫通,只是最初步的土木工程完成,之後還要鋪設路面,裝設通風和照明系統,以及水喉、電線等道路設備,「好似起好間屋後要裝修」,而這些工序均可能因隧道水浸而延遲。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陳健碩表示,地下水及山水均有機會流入隧道,故「隧道有水好正常,未試過隧道係冇水」,但他亦認為,承建商有責任作有效風險管理,以防範隧道水浸,因一旦有大量機器被浸壞,便可能拖慢工程「自食其果」。至於今次水浸對整體工程進度的影響,他坦言難以估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