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利益打不破 醫療亂象無了期

香港回歸後江河日下,公共醫療體系的墮落更是令人慘不忍睹,近日醫院接連發生醫療事故,引起全城高度關注,但醫界不是深切反省,挽回公眾信心,而是高調反擊,指摘傳媒有關報道對醫生「並不公允」,是將醫生與病人放在對立面云云。然而,對傳媒報道「並不公允」的評論,對公眾尤其是醫療事故的受害者及家屬未必「公允」。

正所謂,「錯就要認,打就企定」,輿論對醫療體系的批評主要是出於恨鐵不成鋼,敦促醫界反省改善,而非蓄意製造醫患矛盾。以好媽媽鄧桂思被迫兩次換肝為例,如果當初主診醫生多看一眼她的病歷,就不會犯下漏開藥的失誤,就不會連累她久困病床,至今仍在同死神搏鬥。不可不知,看病歷是醫生的基本功,好比小學生要溫書,連這麼基礎的東西都不做,而且是接連兩位主診醫生犯下同樣的錯誤,是不是很不負責任?做任何事都要謹慎,何況是人命關天的醫療專業,但在本港,開錯藥、輸錯血、打錯針事故層出不窮,無奇不有,甚至動手術時左右不分,誰不擔心淪為下一個受害者?

醫生職業操守是一個問題,更大的問題在於制度弊端。雖然病人及家屬可以向多個機構投訴,但由於醫界強調「專業自主」,有關投訴機制基本上都是形同虛設,不論發生多嚴重的醫療事故,往往都是不了了之。比如醫管局十年前已制訂二十四小時通報機制,但人們看到的是,該機制根本沒有約束力,即使醫院不通報,也不會受到任何懲罰,甚至連口頭警告都沒有。退一步說,就算通報了,醫管局無非例牌成立一個專家調查小組,然後提交一份調查報告,由於這些專家都是醫界人士,調查報告多是表面文章,與其說是追究責任,不如說是為犯錯的醫生、醫院及管理層提供免責證明。

另一方面,雖然醫委會是法定組織,有權調查醫生專業失德問題及予以懲罰,但同樣的,由於調查者及被調查對象都屬於小圈子,自己人查自己人,難免「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藝人張崇德夫婦曾花了差不多十年時間,付出傾家蕩產的代價,為其不幸夭折的孩子尋求公道,就是典型例子。那次事件觸發一場社會討論,民意強烈要求改革醫委會,增加非專業人士席位,加強調查醫療事故的透明度及公眾參與度,不料改革方案遭醫界強烈反對,最終在立法會闖關失敗。是誰在製造醫生與病人的對立,是誰拒絕哪怕最溫和的改革,將小圈子利益置於公眾利益之上,已是不言而喻。

多年前,哈佛大學的專家曾為本港醫療體系把脈問診,直指香港醫生地位崇高而缺少社會監督,醫療體系存在醫醫相護問題,不利於病人及公眾利益。此診斷可謂一針見血,當公共醫療不再以病人的福祉為依歸,當醫界缺乏外界有效的監督,甚麼亂象都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