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香港《2030+》規劃

香港很多經濟及社會問題,如房屋不足、商店及商廈租金等問題,都離不開土地問題。香港《2030+》規劃有關未來土地供應,影響深遠,公眾理應十分關注,但政府諮詢了六個月,結果和其他很多諮詢一樣,公眾參與度不高。若又要到政府落實了規劃,社會才有反應,就會太遲。

回顧歷史,香港的發展與土地開發一直都同步向前。在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隨着沙田、屯門、荃灣、將軍澳等多個新市鎮的發展,為香港增加了數以萬公頃計的土地。其後在九五年至○四年,香港的新增土地也有約八千公頃。然而,在○五年至一四年間,新增土地大幅下跌至只有約一千公頃。由於九十年代中開始沒有再進行大型填海,過去填海得來的土地,有機會於未來幾年內用盡。

政府也知道問題嚴重,因此諮詢文件提出兩個策略發展區,包括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長遠為香港提供一千七百公頃土地,再加上目前已規劃的約三千六百公頃土地,合計約五千公頃土地。很明顯,未來三十年的五千公頃土地儲備,根本不足以配合香港長遠發展的需要。為香港的未來,就必須想辦法增加土地,並突破目前的空間功能布局問題。

有建議提出必須大量填海造地,以及在規劃發展東大嶼都會與新界北地區中,超越過往新市鎮的發展模式,提升為城市副中心定位,目標不只是當區就業,而是要發展成為香港創新及科技產業、零售業、物流業中心,承擔全港層面的經濟功能分配,這些建議都值得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