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水辦拒用新科技,「玩殘」業主!滲水辦於過去三年,共接獲近十萬宗滲水投訴,惟當中確證滲水源頭的個案只有約一成七。有土瓜灣居民單位天花滲水六年,滲水辦只以色水測試,一直無法追查滲水源頭,惟本報偕同專家以紅外線探測儀及水質化驗,僅半小時便已斷定滲水位置。最離譜的是,葵涌有居民受滲水困擾十年未解決,去年獲滲水辦用儀器檢測,亦只確定其中三個滲水源頭來自上層單位。有區議員炮轟滲水辦測試技術落後,又不使用高科技儀器追查,調查滲水個案歎慢板。
「喺四、五年前,表弟嚟屋企食飯嗰陣,有舊手掌咁大嘅石屎喺天花剝落,差啲就擊中佢!」居於葵涌一幢私人樓宇的陳小姐,○八年入伙,惟不久即發現家中天花有滲水及剝落,遂向滲水辦投訴,惟滲水辦多次指上層劏房的部分租客不肯配合,難以用色水測試及地台蓄水測試確定源頭,調查一度拖延。而單位滲水日漸加劇,天花鋼筋外露,漏水位置更現「鐘乳石」,大部分電插座出現漏電,連光管亦曾積滿水。
「投訴超過七、八年,到去年佢哋先肯喺我單位,用紅外線探測儀同微波探測儀搵源頭。但佢哋只證實到其中三個位係樓上直接滲水所致,其他又話要再查吓先。」陳氣憤指出,單位現已成「危樓」,惟滲水辦仍未能測出單位內所有滲水,皆由樓上業主所致,結果雙方磋商無果,她只有無奈搬離。
被滲水辦「玩殘」的,還有在土瓜灣一幢唐樓居住的蕭婆婆。自一二年起,她發現樓上因改建劏房,令天花不停滲水,滲水辦及後派員用色水測試,惟無法找到滲水源頭,個案拖延至今。「依家每日用十幾個膠桶,載住天花滴落嚟嘅水。最擔心係其中一個滴水位置喺電箱上面,好驚會漏電電死,惟有用膠紙冚住先。」
為尋找滲水源頭,記者和資深驗樓師賴達明到場,以高清紅外線掃描儀器進行檢測,「全屋至少有十四處滲水,睡房同廳呈現大規模藍色,代表有明顯滲水。」賴抽取多個水樣本做水質化驗,以及到上層視察,檢定滲水來源。
全程只需約半個小時,賴已斷定滲水源自於樓上擅改間隔,令天花防水層破裂,廁所水箱位置滴水。「滲水辦測唔出,原因係只用色水測試,方法太落後。依家已經有好多方法,可以好快驗到滲水源頭,好似水質化驗,就可以推斷邊度漏水,再加上紅外線同微波技術,要短時間搵出源頭唔難。慳時間之餘,成本亦只係幾百蚊。」
滲水辦無心提升技術,早見端倪。一四年,滲水辦聲稱為提高調查成因工作的成效,委託顧問進行研究,檢視可查證樓宇滲水源頭的最新科技方法,並為滲水辦制訂技術,預計在一六年完成。其後在一六年的區議會文件中,鬼祟改為今年初完成。在今年二月一份區議會文件中,日期再延至今年內完成。
九龍城區區議員林博指出,過往三年,區內滲水個案急升,「三年前,每月最多都係收到十幾宗投訴,依家每個月都五、六十宗,情況令人憂慮。」而葵青區區議員吳劍昇更狠批,滲水辦用高科技儀器追查滲水個案萬中無一,「樓宇老化問題咁嚴重,但咁多年嚟滲水辦都係踢都唔郁,有呢啲儀器又唔用,完全無與時並進,簡直係失職!」
滲水辦發言人指出,過去三年接獲投訴數目分別為一四年的二萬七千多宗、一五年的二萬九千多宗及一六年的三萬六千多宗。而比較複雜的個案,滲水辦自一三年底則以試驗方式委聘顧問公司,使用紅外線探測儀和微波探測儀,以助追查滲水源頭。如個案涉及樣本化驗、劏房或須向法庭申請進入處所手令等,則需要較長時間處理。
文:劉凱欣
圖:朱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