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民眾不信任民調

美國總統選舉雖然已經塵埃落定,卻是餘波未了。選舉人票的制度被質疑不公平,希拉妮贏了一人一票的總量,卻輸掉總統寶座,其支持者極感不滿。大選點票仍然在進行之中,有專家估計,希拉妮最終得票可能超逾特朗普二百萬票之巨!

選後的總結分析,仍以民調誤差導致民主黨的支持者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希拉妮贏硬,因為民調一面倒預測九成機會特朗普會輸,結果當然令一眾民調專家面目無光。

民調失準的主要原因,是白人低下階層的勞工的工作與居住環境以至生活習性,均甚少或拒絕接受民調,尤其是晚間的電話民調,令統計數據欠準,誤差度極大。

類似的情況早有前科。英國的脫歐公投以至去年的國會換屆大選,不少老年人的取向並未在民調中得到反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眾根本不信任民調機構及傳媒,視之為已有既定立場,於是傾向隱藏投票意向,結果導致民調的誤差度甚大。

全球化大潮某程度上令社會利益急劇分化,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加上政治對抗加劇,民眾壁壘分明,對民調愈益不信任。民調機構必須改變傳統只依賴樣本的數目,而忽略樣本的準確性。

要減少民調誤差度及提高其準確度,民調機構應聘請具經驗的民調人員明查暗訪,到城市的角落及鄉郊地方爭取第一手資料,了解基層勞工及農民的真實投票取向。如此一來,民調的成本將上漲,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