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蛋白尿 腎衰竭警號

末期腎衰竭需洗腎甚至換腎,高血壓、糖尿病及有「蛋白尿」病人為高危一族,及早求醫可逆轉損壞的腎功能。專科醫生指出,「微蛋白尿」是腎衰竭首個警號,惟沒有明顯病徵,易被忽略,建議卅歲以上人士定期驗尿,盡早診斷及治療,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士更應提早十六至十八歲開始定期檢驗。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創會主席何繼良昨表示,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腎小球炎破壞腎臟血管內壁。血液中蛋白質從血管內壁滲出及流入尿液,形成微蛋白尿或蛋白尿,糖尿及高血壓病人可於十至十五年內併發腎衰竭而要洗腎。

有家族病史人士宜更早監察

微蛋白尿是腎功能轉差的「第一個訊息」,每廿四小時尿蛋白水平達三十至三百微克即為微蛋白尿,超過三百微克是蛋白尿。微蛋白尿的顏色、氣味與一般尿液難以區別,「有人以為小便有泡先有事,好似啤酒泡咁,其實(尿蛋白水平)到一千微克先有小量泡。」

何指出,高血壓和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有病人三十歲已出現腎衰竭。他建議有慢性腎小球炎家族病史人士,應十六至十八歲起定期監察尿蛋白水平;沒有家族病史市民亦應三十歲起每隔三年驗尿。

團體免費為二千五百人檢測

現年三十多歲的杜嘉琪二十多歲時確診糖尿病,期間曾出現蛋白尿,但因工作忙碌未有理會。直至兩年前她突然嚴重氣促,常想嘔吐,肌肉流失,因腎功能太差而出現肺積水,「行好短路程已經好喘。」她確診末期腎衰竭,每周需洗血三次,幸她已成功換腎。

四十九歲的馬陳光曾兩次換腎,卻不幸兩次均排斥新腎,現仍靠洗腎保命。他十八歲開始高血壓,但未有理會,五年後確診末期腎衰竭,至今無法全職工作,飲食和作息都要極小心,仍等待下一個換腎機會。

香港西醫工會組成「關心謹腎大聯盟」,電話調查約五百名市民,發現八成半受訪者未聽過微蛋白尿,部分市民誤以為微蛋白尿帶泡或渾濁。大聯盟召集人黃品立醫生指,市民對腎病成因及微蛋白尿認識不足,錯失治療時機。他呼籲市民定期檢查,勿到病情無法逆轉,受洗腎換腎之苦。大聯盟推出免費普查,於社區會堂及私家診所為市民驗尿蛋白、血壓及糖尿,料為二千五百人檢驗。市民可致電2537 2092查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