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天氣漸涼,厚棉被、電熱氈準備隨時出動,惟電熱氈品質參差,市民宜小心選購。有內地傳媒報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日前公布安全風險警示,經抽查市面上電熱氈,發現高達七成以上批次樣本存在短路隱憂;本港消委會亦曾檢驗出有電熱氈溫度逾攝氏八十度。有機械工程專家指,部分電熱氈功率偏差超過標準限定值,若產品缺乏短路裝置,電熱氈隨時會因為過熱而短路,會引起火警或漏電。皮膚科專科醫生亦指,曾接獲病人因使用電熱氈不當而引致皮膚紅腫,尤其是長者的皮膚神經線對熱力反應較慢,一旦電熱氈過熱,會容易灼傷。
「冬天冇電熱氈瞓唔着(口架)!」電熱氈已經成為不少人過冬必需品,陳小姐坦言兩年前購入電熱氈後就一試愛上,冬季幾乎晚晚皆用,被窩「暖笠笠」才睡得舒服。近年電熱氈普及,不少電器店及家居用品店亦有售,售價不過數百元至一千多元;網購價格更低,單人內地製電熱氈不用三十元人民幣就有交易。有電器店售貨員表示,電熱氈雖然暫未有售,但近年銷量不俗,購買者不乏女士及長者,惟始終電熱氈為貼身用品,不少人對內地製造有戒心,「通常買意大利、德國製,貴啲,但有雙重保險,漏電會自動斷線,安全好多!」
有內地傳媒報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近日從市面抽驗四十五個批次的電熱氈樣本進行安全風險檢測,結果發現三十四個批次樣本存在質量安全風險,佔總數七成半。抽查發現漏電問題最為嚴重,有三十個批次出現電熱元件斷裂或者導線絕緣損壞的情況,電熱元件斷裂可能會造成短路起火,而絕緣損壞可能直接造成使用者觸電。同時有八個批次出現功率偏差,可引致零件過熱;有十八個批次出現無防止褶皺功能,可能造成局部溫度過高,存在火災隱患。另外,有十五個批次溫度上升超過標準限定值,由於電熱氈與人體直接接觸,溫度過高會導致燙傷。該局提醒切勿購入「三無」產品。
本港消委會亦於去年測試十三款電熱氈安全及效能表現,其中有九款未能通過安全測試,當中四款的氈面溫度達攝氏四十一點七度,比標準的三十七度為高;另有五款電熱氈失靈時會出現溫度過高的情況,高於標準六十度的上限,有一款更高達八十七點一度。
香港理工大學前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表示,內地當局的檢測報告,反映相關電熱氈在品質檢測上出現問題,可能部分產品在出售前,或未進行品質檢測,因此購買電熱氈時,應光顧具信譽的店舖。他指出,檢測發現部分批次出現功率偏差超過標準限定值,此點非常重要,因為產品若是缺乏短路裝置,以及防水絕緣差,電熱氈隨時會因為過熱而短路,會引起火警或漏電。有關電熱氈沒有防止褶皺功能,此舉亦有機會令發熱線折斷,失去功效。
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亦指出,他曾接獲有病人求診因使用電熱氈不當而引致皮膚紅腫,故此他提醒兒童、長者、有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以及有服用安眠藥或抗敏感藥物的人士,要避免使用電熱氈。以長者為例,由於他們的皮膚神經線對熱力反應較慢,若電熱氈過熱,他們可能感應不到,因而容易灼傷。而服用安眠藥或抗敏感藥物的人士,亦因為服藥後有睡意,一旦電熱氈溫度過高也不知。至於患有皮膚炎及濕疹的患者,他們宜保持皮膚涼快及濕潤,因此都不適宜使用電熱氈。他認為,本港氣溫不會過冷,市民使用普通棉被已經足夠。
機電署發言人表示,署方會聯絡內地當局了解有關公布的質量安全風險警示詳情,以便跟進事件。而在本港供應的家用電器產品須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並備有相關符合安全規格證明,署方會不時巡查售賣電器產品店舖。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