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踎低起身見頭暈」、作嘔作悶、提不起精神,慎防腎上腺功能不全。專科醫生表示,濫用類固醇可令腎上腺萎縮,減少分泌負責控制血壓、血糖的賀爾蒙。一旦遇上感冒或撞車等情況,更會引發「腎上腺危象」,病人可能劇烈嘔吐或休克。有女病人中年事業搏殺期經常打「神奇針」提神,懷疑類固醇成分令她腎上腺萎縮,雖經治療仍未完全恢復腎上腺功能。醫生提醒市民切勿自行服用成藥。
類固醇分口服、外塗、噴劑多種,可治類風濕關節炎、濕疹及哮喘等多種病症。但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駐院專科醫生張潔婷提醒,長期使用類固醇會令病人腦下垂體誤以為體內有足夠皮質醇,因而減少分泌,「覺得(皮質醇)足夠,毋須再叫腎上腺工作,自動熄掣,腎上腺慢慢萎縮。」
皮質醇負責維持血壓、血糖、電解質水平,分泌不足可致惡心、感到疲憊、體重減輕。張潔婷說,患感冒、肺炎或撞車受創傷時,身體的血糖血壓水平會浮動,腎上腺功能不全的病人無法控制體內賀爾蒙,就會出現「腎上腺危象」,致嚴重嘔吐甚至休克。
威醫院每年確診一百五十至二百宗腎上腺功能不全個案,當中一半人因過度使用類固醇藥物所致,其中三至四成病人未經醫生處方自行購藥。張潔婷說,連續三周、每天服二十毫克常見類固醇「潑尼松龍」已可引起病症。
現年六十九歲的劉女士於二十多年前確診腎上腺功能不全。她自三十多歲起,為養大兩名女兒日打四份工,清潔、車衣等勞動工作令她偶爾頭暈、關節痛,於是每隔個多月便到鄰近診所要求醫生打針,「打完針就好精靈」。
劉女士四十多歲時,突然暈眩、上吐下瀉,由救護車送院確診腎上腺功能不全。張潔婷指出,當年診所為她注射的針劑可能含類固醇,令劉女士對藥物產生依賴,至今她仍需每天服藥補充缺失皮質醇。
張潔婷指,治療方法是以低劑量的類固醇「氫化可的松」補充病人缺失的類固醇,醫生指示停藥前病人必須每天服藥。醫管局印製類固醇卡,病人可放於身份證附近,一旦遇上緊急情況,醫護人員可知道病人需繼續用藥。她強調,長期接觸高劑量類固醇,腎上腺功能或無法恢復,病人切勿自行購買類固醇。
記者 張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