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搶救心臟病發病人的黃金時間僅五分鐘。有研究發現,與歐美、澳洲、日韓台等地比較,本港心臟停頓患者獲搶救的存活率最低,只有百分之一點五,比存活率最高的澳洲少八成。有心臟科專家解釋,港人普遍未學過急救,僅一成二人曾學習心肺復甦法(CPR),但遇到事故時往往不敢貿然出手施救。其實,急救方法並非想像中複雜,「零」訓練的市民也可成為救人英雄。
搶救患者爭分奪秒,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李樹堅昨表示,每延遲一分鐘搶救,患者存活率少一成。本港心臟停頓患者存活率低,主因是大部分市民未接受過急救訓練,對急救過程缺乏自信,不敢施救,因而錯過黃金搶救時間。本港由非救護員急救心臟停頓患者的個案只得一成六,比日韓台等國家或地區少一半以上,只及歐洲國家三分一,比例十分低。
其實急救方法並不複雜,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士李麗芬指出,常見的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容易使用,即使沒有接受過急救訓練,根據儀器說明,正確使用率也可達百分之一百,故呼籲市民勿因害怕卻步,應盡力搶救有需要患者。她又引述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進行的最新問卷調查,發現二百二十七名十三歲或以上的高中生,僅接受了六小時的CPR及AED訓練後,相對沒有學習過的學生,替患者施救的信心提高七倍,可見急救技巧並不難上手。
四十六歲的何先生患高血壓,今年五月突然在公司暈倒,面色變紫及呼吸停頓,嚇煞一眾同事。幸有兩名同事早前曾參與公司舉辦的急救班,立即為他進行CPR急救。救護車到達時,何先生已回復心跳,被送往深切治療部,獲診斷心律不正。他感謝同事將他拯救過來,坦言事故隨時可能發生,「學定急救技巧傍身,話唔定可以救番身邊人生命」。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昨舉辦「千人齊習急救創紀錄」,全場約一千名學生同時接受急救訓練課程,由香港聖約翰救傷會教導常見的急救技巧,冀藉活動呼籲公眾認識急救,挽救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