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騙呃極都有首八月捲款逾億

冒認官員呃錢行騙風再起!「中招」市民愈趨年輕化。假冒內地公安電騙案近年肆虐,「變種」電騙更於年初湧現,騙徒不再限於扮內地官員,更會冒充香港入境處職員,利用中港通報機制「過橋」提高可信性。騙徒為減低受害人戒心,會着事主親往內地銀行開戶,令他們覺得自己戶口不會有事,但最後存款亦會被消失。今年首八個月,已有逾億元落在騙徒「袋口」,受害人當中不乏專業人士及留學生。

受害人趨年輕化 最細18歲

警方表示,於今年一至八月,共接獲五百五十九宗電騙舉報,雖然較二○一五年同期的二千五百五十八宗大幅減少,跌幅為約百分之七十八;當中仍以「假冒內地官員」案為大多數,有二百四十一宗,佔騙案總數逾四成,損失金額高達一億一千零三十五萬港元。雖然該類電騙比上年同期下跌,今年中旬亦曾回落,但近月又有反彈回升迹象,由六月的三宗飆升至八月的四十八宗。此類電騙受害人更趨年輕化,與以往「猜猜我是誰」及「虛構綁架」案比較,以專向六十歲以上對象出手不同。在一百四十九宗有損失案件中,六十歲以下受害人共一百二十六人,有八十九人是介乎十八至卅九歲。受害人大部分為家庭主婦,其次為學生,各佔約四分一,學生中有接近三分一為非本地留學生。「中招」專業管理人士人數也不少,佔約百分之十二。

假網站發送通緝令 誘墮陷阱

警方指,騙徒除冒認內地官員外,自今年三月起亦接獲市民舉報,指收到假扮入境處職員的來電。騙徒使用電話錄音留言自稱入境處,指事主尚未領取由入境處發出的郵件或簽證。若事主表明沒有申請過相關證件,通話便會轉駁至扮公安的騙徒接聽,訛稱事主身份被盜,並用作內地郵寄違禁品或製造假護照,或觸犯其他嚴重內地法例,並已向事主發出通緝令。騙徒為增加可信性,會指示事主登入虛假的內地執法機關網站,讓事主看到附有自己照片及姓名的「通緝令」,或以傳真方式或網絡通訊程式發送「通緝令」給事主,再着他們繳交巨款作「調查保證金」或資產審查之用。

今年首八個月有十六宗該類手法成功被騙的案件,涉及金額達九百五十九萬港元。而本月上旬,已再有三宗冒入境處騙案,當中一名卅二歲金融公司女董事,先後兩次將巨款存入其內地戶口後,被人提走,痛失約三百九十一萬港元。另外兩名受騙女子共損失逾廿二萬港元。

騙徒為減低事主戒心,會要求他們前往內地開新銀行戶口,並將錢存入,而非直接匯款至騙徒指定戶口,令他們產生「自己開戶,應該無問題」的錯覺。但騙徒同時向受害人索取大量個人資料,包括銀行帳戶密碼,待其匯款後,隨即將錢轉走。今年五至八月,一共有七名受害人被誘騙前往內地開戶,匯款後隨即被提走,涉款共約八百零四萬港元。

偽冒來電號碼 扮政府熱線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於去年八月,規定電話營辦商必須在流動電話的來電號碼顯示前加入「+」號,作為所有源自香港境外來電的字頭,以協助市民識別模仿本地八位數字電話號碼,但源自香港境外的來電,提防騙徒通過「更改來電顯示」刻意改變或偽造身份的電騙。惟有狡猾的騙徒,會利用可偽冒來電的手機應用程式,將來電顯示變為「+852」(即本港地區編號),令接聽者誤以為是境內來電。

根據資料,來電者甚至可以輸入想顯示的來電號碼,打電話時便會顯示該號碼,即使輸入政府部門的熱線電話,來電顯示便會顯示為該部門的電話號碼。若事主撥打該號碼求證,便真的會打到給該政府部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