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卡位戰影響深遠

今年是選舉年,各項角力浪接浪,年初是立法會新界東議席補選,之後是剛結束的第六屆立法會選舉,接下來是十二月的選舉委員會改選。而最矚目的,當然是明年三月的特首選舉,教市民目不暇給。

四場選戰,立法會新界東補選是前奏,預示本土派勢力的冒起,而九月立法會選舉則是大舞台之爭,泛民主派失去部分議席,換上走激進路線的本土派,佔有七席,形成議會的新板塊,影響深遠。

四場選戰,用「起、承、轉、合」來形容頗為貼切。現時政圈的焦點已落在第三場競賽的選委會爭逐戰,謂之轉也。轉含有大勢轉進之意,即大氣候、大形勢對一千二百位選委之奪位戰可能帶來的衝擊。以現時的變勢看,倘若泛民能與本土派合作,有可能奪取接近三百席,對明年特首選戰構成相當的「議價力」,或對終局帶來微妙影響。

泛民雖然在立法會分區直選失利,有重量級議員被迫下野,但在多個功能議席,除力保不失及有所增加之外,最重要的是,得票率亦有較高增長,意味與之對應的選委會界別分組,亦有可能爭得較多席位,從而威脅建制陣營的勢力。

要是梁振英成為「票房毒藥」,影響選委的爭奪戰,令建制可能失去席位,估計中央政府換人的決心將更大,並且有可能盡早釋放有關的訊息,以確保選委戰的可控性不會受到進一步的打擊。立法會與選委會兩場角力有其內部不可分割的聯繫性,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