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贏選票輸議席

超級區議會議席始終是今次立法會選舉的重頭戲,吸引一眾媒體高度關注。由於泛民碎片化,難以協調,結果共有六張名單出選,被政圈中人戲稱之為「攬炒」,因為互鬥之下,明眼人也看得出,建制派得益最多。

勢估不到臨近衝線階段,泛民先後有三張名單宣布棄選,明顯是想產生所謂棄保效應。受到來自支持者的壓力,令政黨高層密晤磋商之後,不得不作出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棄選,目的是要保住泛民在超區的三席。棄保並非驚天動地的事,過去有,相信今後亦會有,分別只是明棄還是暗棄。今次是明棄,通過記招或個人對外公開宣布放棄,與過去在選舉最後幾天放軟手腳、暗中停止選舉工程的做法有明顯分別。明棄是要向支持者傳遞清晰訊息,「請另投他人」。

泛民於超區選舉最終受到支持者的巨大壓力,臨尾急煞車,要保民主黨的鄺俊宇,明打民建聯的周浩鼎,令選情出現重大變化。棄保效應對超區選舉作用明顯,但對分區直選則效用成疑。

泛民碎片化的結果,在各大選區都出現大批名單,分薄票源甚至互不相讓,導致鎅票,令建制派漁人得利。細看各區在選前的民調顯示,有四至五張名單爭最後一席,多數屬於泛民候選人。

最後關頭搞棄選,鼓勵支持者策略性配票,卻因為名單太多,令人無所適從,教訓異常深刻。倘若泛民無法扭轉碎片化的頹局,未來選舉將難以樂觀,或仍舊陷於被動之勢,贏了選票卻輸掉議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