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到病除:服血壓藥多謬誤

若病人曾經患上突發性疾病,需長期服用心血管藥物預防復發,此類病人會較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依從醫生指示定時服藥。相反,若病人並非經歷過重大疾病,他們往往不重視服用藥物,甚至覺得藥物帶來更多壞處。不少病人服用心血管藥時都存有謬誤,導致不願意或不定時服藥,常聽到謬誤包括:

1.「開始服藥以後,要食成世!」

一般來說,若血壓並非太高,調節飲食及多做運動可使上壓減低5mmHg左右,但一般巿民生活緊張,未必能多做運動,或減少外出用膳。生活習慣難改變,惟有靠服用降血壓藥了。高血壓所引發的併發症很多,當血壓過高時,長期的負荷不但容易引起心臟衰竭,血管也會因不勝壓力而受損甚至破裂,導致中風、腎衰竭、視網膜病等不良後果。上壓每上升20mmHg,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高兩倍。

2.「食咁多種血壓藥,咪好傷身?」

現時有多款不同類型的降血壓藥,若有需要,醫生會處方多款藥物,但每款只用低劑量,這樣能更有效控制高血壓,副作用又減至最小。血壓控制得宜,患心血管疾病的病發風險便會降低。

3.「上壓已降到140mmHg, 點解醫生仲加我藥?」

對高血壓病者來說,血壓應降低於140/90 mmHg。患心臟病、腎病、糖尿或中風者,控制血壓較一般高血壓患者再嚴謹一點,應低於130/80mmHg。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