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調整扶貧政策方向

上周末,香港剛剛舉行過扶貧委員會高峰會。昨天,中央政府也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本年度的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可見貧窮問題所具有的廣泛性。

現在內地關於扶貧的政策,主要由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結合而成,並曾先後實施多個扶貧和農村扶貧開發的計劃。事實上,中國減貧工作成果顯著,經過三十年改革開放,中國有六億多人口擺脫了貧困。就在今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在中國基本實現,也是全球最早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的方向,大致是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既扶貧,也要「扶志」,使原來的扶貧對象積極起來,讓其有能力自我發展,即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同時借助政府強大動員能力,形成跨地區、跨部門的社會共同參與,這點在汶川大地震後,全國配對幫扶當地村落的安排尤其明顯。

根據國務院扶貧辦的資料,截至二○一三年底,全國還有十三萬個貧困村,接近九千萬貧困人口。仍然貧困的地區,普遍因為缺乏基本的生存條件,例如交通閉塞,教育、衞生、醫療低下,身體欠佳、就業能力弱,因病、殘致貧更是首要原因。

隨着大範圍的減貧工作取得成效,內地現在的貧困人口相信已經愈來愈集中,數量少了但難度卻會增大。以前一項政策可以解決大幅員的貧困人口,現在的政策肯定沒有這麼大的邊際效益。因此,中央也正在調整扶貧的政策方向,轉向更加精準和有針對性的群體政策。明天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