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穴加飲湯學童減壓

為「贏在起跑線」,不少兒童狂操卷、報興趣班,十項全能。但長期承受壓力,情緒易變差,中醫理論認為會影響肝、心、脾三大臟腑,症狀包括睡覺時「夜啼」、無胃口、體重下降等。有註冊中醫表示,每逢開學或考試季節後期,兒童求診個案較平日上升一至兩成。有六歲男童疑因升小學壓力大,經常胃口差、臉龐青白,求診證實「肝旺脾虛」。為兒童適當按壓穴位、煲合適湯水飲用,有助紓緩問題。

註冊中醫師張麗麗指,兒童讀書壓力大、情緒低落,可致心肝火旺、脾虛,以肝首當其衝。她解釋肝主疏泄,又參與人體精神意識活動,通達身體「氣機」運行。倘肝有氣滯,兒童臨床症狀包括脾氣大、忟憎、睡眠質素差及多夢等,年紀較小的兒童更可能「夜啼」,「半夜大叫,之後扎醒。」

中醫理論認為心具有主神明、精神之功,主宰情志,故情志出毛病可「傷心」。肝和心互相影響,故心肝火經常同旺。心火旺常見症狀包括口舌生瘡、小便黃及脾氣暴躁等。脾負責協調心、肝、肺、腎四個臟腑,其中一臟失衡必影響脾。當兒童有壓力,或浮現脾虛徵狀,如食欲不振、厭食,又或肚屙或便秘、體重下降。

眉間現青筋 肝臟響警號

此外,兒童臉青、臉白,太陽穴、兩眉之間現青筋,或是肝響起警號。張麗麗透露,曾有升小一的六歲男童,其母形容他經常「食兩啖飯停手」,胃口差,遂向中醫求診。中醫臨床所見,男童偏瘦、臉龐青白,太陽穴及鼻樑浮現青筋,診斷他「脾虛肝旺」,需服用健脾開胃、疏肝理氣的中藥。

她建議為子女揉按穴位,以減情緒壓力。若子女有脾氣暴躁、抑鬱症狀,家長可揉按手部虎口位「合谷穴」助行氣;按兩邊乳頭的正中位置「膻中穴」,可紓緊張、心悶。食療方面,以菊花、玫瑰花、大棗焗水飲用,可疏肝解鬱,適合熱氣兒童;以茯神、珍珠母煲瘦肉,有健脾、重鎮安神作用。

記者張美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