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南生圍景色優美,卻淪為工業廢料堆填區!南生圍路垃圾收集站垃圾堆積如山,除有一般家居垃圾外,更有人棄置大量雪櫃及車胎等工業廢料,由於廢置雪櫃存有破壞地球臭氧層的雪種,污水亦可能會經雨水渠流入后海灣,隨時引發生態災難,但環境保護署一年只提出五宗檢控。環保團體促政府發展回收業,並擴大生產責任制,解決不當棄置廢料問題。
垃圾收集站只可處理家居垃圾,但陳先生指青山公路潭尾段與南生圍路交界的垃圾收集站成為丟棄大型垃圾熱點,垃圾種類多元化,包括動物內臟、菜渣、舊衣物及鋰電池等,近日更疑有回收場拆除雪櫃裏可變賣的金屬後,將大量廢棄物料丟在上址,「落雨後雪櫃同電池入面嘅液體都唔知會唔會跟雨水流落后海灣!」
陳多次向食環署投訴,但情況未有改善,「食環署日頭嚟捉人,但丟大型垃圾嗰啲人夜晚先嚟!」陳又指垃圾量太多,垃圾車容量有限而且經常爆滿,食環署應該增加垃圾車運走的次數,亦應考慮加設大型的垃圾站,「對面沙埔村都起緊大型屋苑,鄉村式垃圾站一定唔夠,唔通到時先起垃圾站咩?」
食物環境衞生署發言人指,該垃圾收集站每日有一次的家居垃圾及兩次的大型垃圾收集服務,但並無動物屍體收集站。如有需要,該署會指派動物屍體收集服務承辦商人員到場清理動物屍體,並調整垃圾收集次數。就垃圾收集站堆積如山的情況,該署建議在收集站入口加設路柱,並就非法棄置建築廢料一事轉介環境保護署跟進。
環境保護署發言人則表示,過去一年已經向五名非法棄置垃圾人士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發言人強調,製冷系統使用的雪種會破壞地球臭氧層,雪櫃應交予回收商將雪種回收。
為針對較嚴重的非法棄置廢物罪行,如使用車輛非法棄置廢物,環保署會根據《廢物處置條例》執法,違例者可被罰款二十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去堆填區成本高,而亂丟大型垃圾成本低又好少畀人拉到,結果垃圾站搞成咁!」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批評,政府沒積極發展回收行業,加上當局檢控不力,助長丟棄建築及工業廢料的行為。李認為政府必須擴大生產責任制,由生產商回收電子產品及輪胎等廢物,方能解決上述情況。
記者:馮國豪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