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莫以為香港永遠會生金蛋

香港經濟出現逆轉迹象,雖云涉及到外圍因素的影響,以港人靈活的頭腦和敏捷的反應,應該可以應付;反而是內部因素——政治化造成的「內耗」,那才最令人擔心。

香港早前躍升為亞洲「四小龍」,主要優勢是地理位置和交通樞紐,以及政府決策和商業運作的高效率。回歸後,有些政客為了私利和選票,凡事政治化,把香港從一個經濟城市逐漸變成一個政治城市,實在是香港的悲哀。

許多國際機構分析香港的競爭力,不僅因為營商環境自由,且一直擔任着內地與世界接觸的交通樞紐角色也得分不少。其實,這也是香港能夠發展成為國際都市的基礎,推動着物流、客運、貿易和旅遊等行業的發展。然而,要維持這一優勢,香港需要基建的配合,可是而今不少基建工程仍受到人為障礙。

例如增建第三條機場跑道,雖然「環評報告」過關,但難逃「司法覆核」的糾纏;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等基建項目,一樣面對重重刁難,落成日期被迫一再延遲,更導致建築成本大幅超標。

須知道,香港過去一些優勢已逐漸消失。例如:港口輸送量已經連跌三年,輸給深圳鹽田港;香港樓價和經營成本愈來愈高昂,對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樞紐的吸引力下降;本來最令外地羨慕的旅遊業,也因受到連串「辱客」事件的負面影響而吹起淡風。不要以為香港是永遠會生金蛋的,如果立法會繼續容忍一小撮政客動輒「拉布」,事事拖後腿,令香港寸步難行,最後吃虧的將是所有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