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拐杖 適量運動 長者六招防跌

長者的平衡力及反應較差,一旦不慎跌倒隨時「手尾長」。長者跌傷的高危時間包括夜間上洗手間、洗澡及「爬高爬低」做家務;常見跌傷位置為大腿髖關節及肩膊,甚至頭破血流。專家教路,長者應緊記六項防跌貼士,如保持家居光線充足、廁所安裝扶手及防滑地墊,若有高低不一階級,宜用有顏色的貼紙標示。若行動不便應用拐杖等作輔助,切勿因怕麻煩而棄用工具,而平日經常做適量運動,強化活動能力。

信恩醫護復康集團職業治療部門主管高志雄指,家居環境存在三大跌倒因素,首先是部分長者半夜起床如廁時習慣不開燈,可能被地面電線絆倒,「瞓唔醒」亦減慢身體反應,「屁股落地就傷到髖關節。」

浴廁安裝防滑設施

另一高危時刻是洗澡,若家裏有浴缸,長者「檻出檻入」易跣腳,如無防滑地墊,更增添滑倒風險。第三是做家務,例如抹窗時跌傷等。部分廁所洗手盆已甚殘舊,長者如廁後站起,切忌用洗手盆「借力」,因可能「扯甩」洗手盆或「跣手」跌倒受傷。

高續指,長者跌傷部位主要是髖關節及肩膊,嚴重可撞傷頭部,導致腦出血及其他併發症。他提醒長者應保持家居通道暢通及光線充足,有需要時晚上可開着廁所燈;一般地布容易跣腳,宜換上防滑地墊;若行動不便,應帶拐杖或助行架,不宜用長柄雨傘當拐杖,長者不應認為用拐杖「無面」。平日應多運動,強化肌肉及改善關節靈活度。

社福機構「寰宇希望」高級項目經理莫泳怡表示,本港二○一二年有一萬九千多宗長者跌倒入院或死亡個案。死亡個案中,逾四成在家居發生。領匯管理有限公司於一三年資助「寰宇希望」為屋邨長者免費提供跌倒風險的快速測試,若評為風險高,會安排職業治療師家訪作詳細評估及購置防跌器具,為期兩年計劃共有三千四百多名長者參加,其中三成三人屬高危。

負重訓練強化肌肉

七十八歲的周婆婆多年前因趕乘升降機,無留意大堂地面濕滑而跌倒,致左手骨折,膝頭及腳掌也受傷,多次求醫才康復,但需用拐杖。其後經職業治療師指導用「沙包」作負重訓練,強化腿部肌肉,又不時行山,兩年間活動能力大為改善,現時僅遠行時才需用拐杖。

長者防跌六招

1.家居通道保持暢通,慎防被電線及雜物絆倒

2. 保持家居光線充足,安裝足夠照明燈

3.使用適當輔助工具,例如在廁所安裝扶手、外出使用拐杖等

4.地面若有高低不一階級,宜用有顏色的貼紙標示及區別

5. 以防滑地墊代替一般地布

6.經常運動,包括負重及帶氧運動,改善關節及肌肉強度

資料來源:信恩醫護復康集團職業治療部門主管高志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