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排名全線跌 校園政治更添憂

在一份日前出爐的世界大學排名榜上,本港多間大學排名全線下跌,簡直慘不忍睹,其實這並不令人意外,這是港府對大學科研投入長期不足以及校園泛政治化的必然結果。

根據國際高等教育及人力資源研究機構的最新世界大學排名榜,香港今年有五間大學進入前二百名,但排名全線下跌。曾長期佔據亞洲大學排名榜首的港大,去年排名跌至世界第二十六位,首次被老對手新加坡國立大學爬頭,今年港大排名再跌兩位,與對手的距離擴大到六位。本地其他大學的表現同樣不濟,其中科大跌六位,中大跌七位,城大跌四位,理工跌一位,浸大更跌出全球三百名之外。

大學排名有升有跌,本來不足為奇,但多間本港大學全線報跌,就不能不引人深思了。孰令致之?這份排名榜按照六個範疇評分,港大在教師「論文引用比率」一項表現最差,在全球僅排二百三十名,其他本港院校就更不用說了。論文引用率的多寡是學術價值高低的反映,研究機構最看重的是大學在高利潤科學、技術及醫藥領域的研究,科研創新水平在排名榜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換言之,今次排名榜顯示本港大學科研水平每況愈下。本地學者則指出,本港院校不太看重排名,加上港府投放科學研究的資源偏低,致使院校欠缺基礎研究實驗室,影響參與國家級研究的機會,可謂一語中的。

金錢不是萬能,無錢則萬萬不能,科學研究需要聘請及培養人才,需要建立高水平實驗室以及購買尖端設備,在在需財,港府本來最不缺的就是錢,按理完全有條件增加相關投入,可惜事實恰恰相反,港府對科研投入不僅在亞洲四小龍中叨陪末席,甚至比不少第三世界國家還要少,足證歷屆政府聲稱重視科研無非是葉公好龍。從已故華人科學家田長霖,到科大前校長朱經武,再到港大前校長徐立之,多次批評港府目光短淺,不願增加科研投入,但港府一直置若罔聞,目前全港所有大學的科研經費還不如內地一間普通大學,根本是香港之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港府對科研缺少承擔,正是大學排名下跌、產業多元化一事無成的根源。

除了港府欠承擔,院校本身不求上進也難辭其咎。社會泛政治化,有象牙塔之謂的院校也不再平靜,有些老師不是專心教學,而是熱衷搞政治;有些學生不是專心求學,裝備自己,而是衝在政治鬥爭的最前線,甚至甘願做「炮灰」。老師不務正業,學生醉心街頭,校園氣氛很不正常,院校成為職業政客及街頭鬥士的搖籃,科研能力和教育水平江河日下何足為奇。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既是個人改變命運的階梯,也是一個經濟體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本地教育亂象紛紛,院校排名跌跌不休,香港前途如何,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