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寶庫:濫用抗菌劑 衍生耐藥菌

在地球上微生物無處不在,大部分的微生物對人類是無害,甚至是有益,例如醬油、芝士、酒等,都是由微生物發酵的產物。但有些微生物卻能致病,甚至殺人。人類和微生物的戰爭從沒間斷。

微生物演化抗衡

除天賦的免疫系統外,人類在這場戰爭中最大的武器就是抗菌劑。抗菌劑泛指能殺滅或減慢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原蟲)生長的藥物。17世紀時,從金雞納樹的樹皮提煉出來用於治療瘧疾的奎寧就是人類最早發現的抗菌劑之一。到了20世紀初,隨着抗生素(專殺細菌)和各類抗病毒、抗真菌藥物的出現和應用,由金黃葡萄球菌、霍亂弧菌、結核分枝桿菌、流感病毒、皰疹病毒、乙肝病毒等病原體引起的各種傳染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

人類似乎在這場戰爭中佔了上風。但針對我們所施用的抗菌劑,微生物迅速演化出各樣的耐藥機制,讓我們的「武器」漸漸失去效用。要在這場和微生物持久的戰爭中保持不敗,我們一方面要發展新的藥物和方法來對抗它們,另一方面就是不要濫用抗菌劑,以減少耐藥性病菌的出現。

市民如欲知道更多,可參加醫學院於下月2日舉辦的《基因與藥物反應及對抗微生物》健康講座,詳情請登入www.med.hku.hk/publiclecture或致電2819 9994查詢,本月18日起接受登記。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博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