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寧養聯合全力支援

「家」給人溫暖又安全的感覺,故不少病人走到生命最後的一段路,都希望回家與至親度過最後的日子,惟家屬或不懂處理死亡安排、又怕住宅單位曾有人死亡會影響樓價,病人欲在家善終未必可行,本港在家善終比率遠遠低於台灣的六成。聯合醫院前年推出「家居晚晴計劃」為有意在家善終的末期病人提供跨部門支援,包括社康護士定期家訪、免送院前死亡的醫生病情證明等,計劃至今共十三名病人參加,最終十一人如願在家安然離世。

公立醫院為末期病人提供寧養(善終)服務長達廿年,服務以往只限在院內,聯合醫院前年將服務擴展至家居。該院內科及老人科高級醫生林寶鈿說,末期病人在家離世在外國十分常見,以美國為例,病人在家離世率達五成,而亞洲地區以台灣最高達五至六成,日本亦有超過一成。不過,香港情況剛好相反。

林稱,即使病人有此意願,亦受不少因素影響而未能成事。他引述有本港調查指,三成七受訪晚期癌症患者想在家獲得照顧,兩成更希望在家離世,在亞洲地區來說這比例不算高。

靈實醫院紓緩治療科副顧問醫生吳常青補充,偶爾有病人提出想在家離世,與家人度過最後的日子,惟子女又「唔識」處理死亡安排,不希望家中有白事影響樓價,及「有咩事就入醫院」,令本港在家離世率較鄰近地區低。

末期癌患者居多

聯合與靈實醫院前年構思為包括癌症及器官衰竭的末期病人,提供由內科、急症科及社康護士等組成的支援病人在家離世服務,包括隔日家訪觀察病人病情變化,留意家屬情緒等,服務同年推出,計劃對象是有意在家離世而家人又同意的病人。

林寶鈿說:「家人擔當很重要的角色,即使有社康護士家訪,始終病人離世前由家人陪伴,故病人最好有子女或兒媳照顧同住。」計劃至今有十三名病人參加,以末期癌症病人居多,當中十一人如願在家安然離世,其餘兩人因病情複雜,例如抽筋、呼吸困難等,最終返回醫院觀察直至離世。

盼醫管局增資源

林寶鈿指,十三名參與的病人,只佔目前紓緩治療科病人不足百分之三,反映在家離世,甚至生前準備死亡的概念仍未普及,盼醫管局能增加資源,將支援由辦公室時間延至廿四小時。

他又補充,按現行法例,病人送院前死亡,警方有權召開死因庭及解剖確定死因。若病人參與此計劃,醫生雖會提供文件列明病情已屆末期,急症室醫生亦會確定死因與本身疾病有關,不過,救護員及警方在法律上仍可以不理,「試過七次收到警察打電話問病人資料」,他希望當局能加強與其他部門協調。

記者曾愷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