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比人,氣死人,其實地區比地區,更加氣死人。澳門與台灣先後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香港的十五年免費教育卻千呼萬喚不出來,港府昨日宣布成立相關專責委員會,只是承諾兩年內完成研究報告,卻迴避何時落實及如何落實,意味港人已等到白頭髮的免費幼教,依然遙遙無期。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宣布成立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研究落實及優化十五年免費教育,討論範圍包括免費幼兒園教育的運作、資助模式、師資、薪酬等,預期兩年內向當局提出可行性具體方案。委員會主席鄭慕智表示,兩年內完成方案比較緊迫,不能急就章,會在適當時間公布討論的進展。
其實,香港推動免費幼教不是太緊迫,而是蝸行龜爬,根源在於歷屆特區政府沒有承擔,缺少誠意。前朝曾蔭權政府敷衍塞責,弄出一個「學券制」怪胎,幾年下來,錢花了不少,學券制弊端卻一一浮現,招來劣評如潮;現屆政府雖然在競選政綱中明確提出「盡快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惟一上台就變了臉,第一份施政報告變成了成立專責委員會研究可行性,立場大幅倒退。說穿了,所謂成立專責委員會研究可行性方案,仍然是拖字訣罷了。
研究復研究,諮詢復諮詢,回歸十五年就是這麼蹉跎歲月的。數碼港、鮮花港、中醫港、設計中心、十大基建、六大優勢產業,不是不提起就不存在,就是一拖再拖。西九文化中心好事多磨,至今還是一塊長滿青草、老鼠出沒的爛地,就是典型。即使幼教委員會如期提出研究方案,方案有沒有可行性,會不會因為擺不平各方利益而被推倒重來,誰也不知道。現屆政府下台之前,免費幼教能否落實推行,仍是大問號。
本來,落實免費幼教並不是甚麼難事,澳門五年前已實行,台灣去年起逐步落實,別的地方做得到,香港做不到,這是為甚麼呢?再說,當初港英政府推動九年免費教育面對的困難更多,有天台學校、村校、徙置區學校,教學更有「複式」或「三複式」,即一名教師要教三個年級的功課,回歸前能做得到,回歸後做不到,這又是為甚麼呢?或許有人說,現屆政府上台以來諸事不順,政策推出一項跪低一項,是因為社會泛政治化,不少政策如國民教育、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頗具爭議性,所以寸步難行,然而免費幼教是民心所向,沒有人會反對,為甚麼當局仍如裹腳婆娘般舉步維艱呢?
免費幼教是原則性問題,更是大勢所趨,而校舍租金、幼師薪級等只是技術枝節問題,當局無限誇大枝節困難,以此為由拖延落實,根本是本末倒置。正所謂,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現屆政府由上台之初的風風火火,淪落為現在的畏畏縮縮,說到底是精神大滑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