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可以世襲 貧窮必然跨代

下一年度小一自行派位結果明日公布,近五萬名申請官立及資助小學學位的學生當中,僅二萬一千五百多名、即百分之四十三獲派心儀學校,成功率創下十五年新低。向隅學生愈來愈多,凸顯「世襲」制度蠶食學位,教育不公愈演愈烈,寒門子弟輸在起跑線上,是造成跨代貧窮的重要原因。

所謂「世襲」學位,是指兄姊或父母在報讀學校就讀或工作者,弟妹或子女可以自動取得學位。下一年度取得世襲學位的學童,高達一萬零二百人,比上一年度增加八百人,佔獲派心儀學校學童總數的四成七。世襲制是港府的發明,原意是兄弟姊妹入讀同一學校方便照應,也方便父母接送。表面上所有學校都可以搞世襲制,實際上家長願意讓自己子女世襲的只是名校,一般學校根本沒人問津,結果世襲學位就變成少數幸運兒尤其是權貴子女的專利。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讓子女入讀名校,家長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有的倣效孟母三遷,不惜代價遷居名校區;有的紆尊降貴,自薦到名校任教或工作;有的父母甚至要求在校的兄姊為弟妹犧牲,自願留級,以求「兄位弟及」或「姊業妹承」。由於名校大都位於豪宅區,並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擔,所以,最終能取得世襲學位的大都是權貴子女。寒門子弟想入讀名校,其機率與中六合彩差不多。也就是說,只有權貴子女才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孔子強調有教無類,是指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而不是這種厚此薄彼的世襲制。

除了封建意味濃厚的世襲制,入讀名校的另一個機制是「計分制」,看似公平一些,其實仍然是不公平。例如家人曾經入讀的可計分,宗教背景也計分,名校「取人惟親惟背景」,寒門尤其是新移民子女,不管自身資質多麼優秀,因為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令人羨慕的社會關係,只能望名校而興嘆。

事實證明,無論是世襲還是計分,都是將既得利益者霸佔名校學位制度化。近年由於出生率下降,教育界主張小班教學,當局則推行縮班及減學位政策,導致傳統名校的學位競爭更形激烈,由於權貴子弟的利益得到制度保障,絲毫無損,寒門子弟得到優質教育的機會則愈來愈低。

七歲定八十,小學是人生旅途的基礎。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能進入名校接受優質教育,也就等於拿到向上攀升的入場券,未來可以一帆風順地進入名牌中學、大學,即使進入社會,名校校友的關係也是開展事業最重要的資源,他們可以互相提攜,左右逢源。可以說,本港社會階層分化,從踏入小學的第一天就開始了。

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當優質教育可以世襲,跨代貧窮也就難以避免。如果當局不改革不合時宜的教育制度,不改變這種不公平的現象,無論設立多少個扶貧委員會,推出多少扶貧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