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佳節普天同歡,隨後又是送舊迎新的除夕和元旦,市民難免淺酌幾杯甚或不醉無歸。有藥劑師團體提醒公眾,勿輕信坊間各種以「千杯不醉」、「酒筲箕」作招徠的解酒丸,指此類產品大多缺乏臨床實證,若以為服後真能令酒量激增而豪飲甚至酒後駕駛,隨時害己害人。另外,熱情男女酒後亂「性」後常用的「事後丸」,亦非萬無一失,更可致經期大亂及雙腳血管爆裂等副作用。
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鄭綺雯指,解酒丸並非藥物,大多是聲稱含草本成分的健康產品,除少數添加維他命的產品需註冊外,其餘皆不受法例規管,部分宣傳字眼有誇張、失實及誤導之嫌,例如「千杯不醉」、「酒聖」等。她強調這些產品大多缺乏嚴謹臨床測試,產品標示的成分亦未被證實可分解酒精。
該會副會長雷銘丰解釋,部分解酒產品聲稱加入維他命C,可促進新陳代謝及抗氧化,從而達解酒效果;有些則指內含類似蒟蒻的纖維成分,可減慢人體吸收酒精,惟這些「理論」均未經驗證。另外,部分解酒丸含有「半胱氨酸」,該物質只可分解殘留體內的藥物,從未有科學研究指出具解酒作用。
解酒丸雖未必對身體有害,但協會擔心會令市民有錯覺,以為自己真的化身「酒筲箕」而拚命豪飲。雷銘丰警告短時間內攝入過量酒精,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導致昏迷及呼吸停頓;若以為服用解酒丸後可如常駕駛,更大錯特錯,隨時危及自己及他人性命。
警方也呼籲市民於慶祝節日期間切勿酒後及藥後駕駛,今年首十一個月,警方共拘捕九百卅四名酒後駕駛人士,涉藥後駕駛被捕人士則有四十九人。
該會亦關注不少男女進行不安全性行為後,依賴「事後丸」避孕。鄭綺雯指該類藥物為非正統避孕方法,成功率只得七至八成,且需於發生性行為後七十二小時內服用。該藥屬高劑量賀爾蒙,不當使用會令經期紊亂及削弱生育能力,亦會增加心血管負荷。
另外,香港醫學會將於明日至下周二的三天聖誕假期,設立「醫訊通」熱線,提供假期中仍應診資料,電話為90000-222-322,亦可瀏覽www.hkma.org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