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劏房千萬間 天下寒士俱悲顏

花園街四級大火釀成香港回歸以來最慘重的人命傷亡悲劇,事後揭發被焚燒的唐樓內劏房林立,七個單位被劏成二十多伙,部分劏房更阻礙後樓梯,懷疑是造成逃難者走避不及的原因。面對群情激憤,當局例牌賊後興兵,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聲稱要在六個月內加碼巡查劏房大廈,有排檔的舊樓優先,並會修例授權當局入屋執法云云。

類似的話語,人們耳熟能詳。去年紅磡舊樓倒塌殺人,當局聲稱要打擊劏房;不久馬頭圍道唐樓劏房失火,造成四屍五命,當局重申要加緊巡查劏房,並會修改法例,賦予執法人員入室巡查的權力。然而,聽其言更應觀其行,別看當局說得煞有介事,一副亡羊補牢的架式,其實是風頭火勢之下應付民意的把戲,事過境遷,就會拋之腦後,直至再一次發生災難。夕陽政府來日無多,高官紛紛等收工,所謂加強巡查劏房,無非自說自話。

事實上,當局愈是聲稱打擊劏房,劏房愈是增加,如今四處開花,遍及港九新界。據保守估計,目前至少有十萬人居於危機四伏的劏房、板間房或籠屋。面對無家可歸的花園街劏房災民,曾蔭權大說風涼話,叫他們申請公屋,這與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並無二致。

有頭髮誰都不願做瘌痢,如果可申請公屋,誰會選擇入住危險如棺材而租金堪比豪宅的劏房呢?眾所周知,不少劏房客是居港未滿七年的新移民,不符合申請公屋資格。而在計分制之下,非長者單身人士想上樓可謂難於上青天。當局聲稱合資格申請人輪候三年可以入住公屋,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由於僧多粥少,很多人抱怨等了四、五年都輪不到。

最尷尬的莫過於夾心階層,收入超過申請公屋的上限,但買不起私人樓,也租不起私人樓,被迫在劏房棲身。本來,購買居屋是他們的一條出路,可惜港府目光短淺,多年前停建居屋,令公屋與私人樓之間的樓梯斷裂,對近年樓價狂飆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雖然港府早前決定復建居屋,但復建需時且數量有限,無異杯水車薪。有人形容,將來能抽中居屋好比中六合彩,除了少數幸運兒,大多數無殼蝸牛不得不繼續在環境惡劣的劏房、板間房或籠屋棲身,惶惶不可終日。

一場大火,燒出港府房屋政策徹底失敗之真相。有需求,就有市場,劏房之風愈刮愈猛,既是政策失當、房屋供應短缺的明證,亦是貧富懸殊的縮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對港人來說仍然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曾蔭權早前揚言香港窮人沒有無瓦遮頭的問題,這根本是文過飾非,混淆視聽。

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死傷枕藉的花園街奪命大火,是港府施政無能一手造成,「劏房」只是替罪的羔羊而已。如果港府無法解決房屋供應短缺問題,劏房只會愈建愈多,火災、塌樓悲劇將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