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華爾街」示威者近日遭受紐約警方高調清場,運動看似告一段落,但相信示威者的情緒不會因為受打壓而低落,反而會「化憤怒為力量」,在以後的示威中更加團結一致。
有人說,「佔領華爾街」運動對奧巴馬有利,原因是奧巴馬的政策一貫針對富人,奧巴馬甚至稱這場抗議運動是美國人民對金融系統的不滿,將矛頭直指富人以至共和黨人,有輿論相信這對奧巴馬來年總統大選極有幫助。
然而,一個社會運動要產生延續性,就必須有超越單一議題的眼界,進而尋求民主改革,促使社會的整體變遷。奧巴馬不明白,抑或他意圖無視一個事實,促使今日困局出現並非單單一條華爾街,運動亦不純粹是宣洩對金融霸權的厭惡。事實上,這場運動歸攏了眾多不同因素與議題而來,如美國政府對解決民生問題的無力與無能,市民對前景的不安與對現狀的憤怒等。
「佔領華爾街」運動是作為平民的打工仔對身為老闆的富人的聲討。套用馬克思的理論,以經濟為主的下層建築(打工仔與老闆的生產關係)脆弱不堪,而包括政治、文化與思想等意識形態為主的上層建築,也因為下層的不穩固而出現崩塌。上層階級不斷剝削下層階級,經濟落差不斷擴大,到最後是下層階級抵受不了剝削,便會反過來鬥爭上層階級。
因此,奧巴馬如此看待「佔領華爾街」運動,必定會遭受挫敗,或者會在來年總統選舉中呈現出來,奧巴馬因此事競逐連任失敗,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