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削醫科生學額 政府自招惡果

本港公立醫院醫生人手不足,醫院管理局要透過聘請海外醫生填補空缺,但醫生缺乏源於港府○二至○三年削減兩間大學醫科生,政策上失誤造成今日的惡果,而醫管局則重施故技,效法回歸前免試容許在英聯邦國家大學畢業的醫生來港執業,紓緩因移民潮引致醫生人手不足。醫生組織擔心免試引入海外醫生,對市民健康未必是最好的保障。

參與審核醫管局招聘海外醫生資歷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梁憲孫指出,本港缺乏醫生其中一個原因是港府數年前削減醫科學生人數,令近年本港畢業醫生數目大幅減少,同時公私營醫療服務需求均有增無減,使醫管局醫生短缺情況日益嚴重。即使港府已增加醫科生數目,但培訓需時,醫管局招聘有限度註冊的海外醫生,有助紓緩燃眉之急。他表示,本港回歸前因移民潮,醫生數目有一段時間嚴重不足,當時英聯邦大學畢業的醫生,可免試在香港正式註冊,紓緩緊張的人手需要。回歸後,所有海外畢業的醫生都必須應考香港醫務委員會的執業試才獲註冊執業。

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不是每名在英聯邦國家畢業的醫生一定「叻」,但市民如認為醫生水平不重要,港府又「拍心口」容許所有海外醫生不需考試返香港行醫,出現醫療事故引致死傷,市民就要考慮醫療質素問題。

無助解決人手流失問題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反對海外醫生免試,認為只靠醫務委員會成員審批該類醫生註冊,難免會受個人因素影響,缺乏客觀評審準則。若擔心海外醫生不容易適應本港的執業試,可適度調低合格標準。他又認為,醫管局資源分配不均勻,醫生工作量超出負荷,若不改善本港管理和醫療資源分配問題,即使聘用海外醫生,也無法解決醫療人手持續流失。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稱,海外醫生經兩間醫學院院長及醫專主席三名掌握審核資格,符合香港執業水平,才向醫委會推薦申請有限度註冊,經如此嚴格程序,不明白為何仍有人指這些海外醫生不符合香港醫療水平,他有信心醫委會各成員會以專業角度審批醫生資格。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