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低工資實施四個月,基層工人的人工加幅,卻追不上通脹的速度。有民間團體的調查顯示,八月份的食品及日用品價格,較最低工資實施前平均上升超過一成。當中水果價格於過去半年升超過兩成,雞蛋及蠔油的售價更分別急升兩成二及兩成半。民間爭取最低工資聯盟表示,受惠於最低工資,基層工人的工資平均只增加了百分之九點七,但通脹幅度已逐漸蠶食基層市民的收入,對改善生活沒有大幫助。
聯盟分別於今年三月及八月調查本港十個街市及各區超市,檢視六十九項市民日常購買的食品及日用品價格。調查發現,二十二項街市貨品中,近六成食品價格在過去半年間升幅逾一成,各項肉類包括豬、牛、魚及燒肉,售價升幅由百分之九點六至一成三不等。在四十七項超市貨品中,亦有近四成七日用品加價,罐頭及餅乾類食品加價一成二至一成四不等,粟粉及蠔油的加幅更分別達一成七及兩成半。
聯盟成員羅佩珊指,政府是根據○九年第二季數據,訂立時薪二十八元的最低工資水平,根本不能反映現時的情況。加上目前糧油食品及租金價格不斷上升,升幅已抵銷了二十八元可協助市民應付生活所需的能力。
另一成員潘文翰亦指,本港的通脹問題已惡化,令最低工資成效大打折扣,促請政府盡快檢討最低工資水平,並於明年五月將水平調升至時薪三十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