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政治化是今日本港突出的社會現象,曾蔭權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必須小心處理復建居屋及增建公屋兩大挑戰,稍有不慎,隨時引發政治風暴。
各界期望適量復建居屋,但何謂適量卻未有共識。年輕中產夾心階層希望未來三至五年,平均每年有四至五千個單位落成。
地產發展商過去一年態度軟化,不反對適量復建居屋,心目中可能是每年二千個單位或以下,以免打擊樓市,削弱收益;發展商視復建居屋為過渡性安排而已,有助減少所承受的政治壓力,倘若數量過多,反對聲音也會隨之變得壓倒性。
香港的市場環境極受外圍因素影響,尤其在聯匯機制下,美國經濟的盛衰、美元的強弱以至息率的高低,對香港的樓市均有即時的干擾。
近日最大的變數,是美國八月份失業率維持於高位的百分之九點一,尤為嚴重的是非農業職位更首次出現自二戰以來的零增長或減少的情況,衰退的危機更進一步,聯儲局維持低息環境,以刺激異常疲弱的經濟,決心更大,甚至QE3再出台的機會也在上升中。
影響之下,熱錢東來,助長樓市泡沫膨脹的可能性甚高,在高處不勝寒的情況下,復建居屋的力度必須拿捏得準,過大有可能成為打冧樓市的元兇,過弱則發揮不了協助年輕中產上樓的訴求。
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日前承認租金貴,年輕人置業難,復建居屋已不只是住屋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政府若不認真處理,市民會認為政府無意解決房屋問題。房屋問題的確考驗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