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皮愈賣愈貴 樓市火上澆油

一如市場所料,昨日拍賣的港島波老道和元朗屏山兩幅住宅用地,均以高價成交,後者更以高出開價一點三倍售出,兩地合共為庫房帶來近一百二十億元進帳。麵粉愈賣愈貴,麵包豈會便宜,最新賣地結果不僅勢必令熾熱的樓市火上澆油,更顯示港府壓抑樓價已黔驢技窮,無計可施。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承認近期住宅價格升幅持續高於薪酬增長,可惜他顯然再也拿不出任何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只表示會留意物業市場發展,有需要時會「毫不猶豫」地推出降溫及風險管理措施云云。純屬老生常談,了無新意。

事實上,雖然港府改變土地政策,去年開始主動賣地,曾俊華更聲稱稍後會公布七至九月的賣地清單,但事實證明,藉增加土地供應為樓市降溫的如意算盤根本打不響。最諷刺的是,當局每推出一項新措施,樓市便出現新一輪升浪;每拍賣一次土地,樓價便跳升一級。

樓價長升長有,猶如導火索,隨時激化社會矛盾,引起民怨總爆發。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本港經濟問題,有議員重彈限制非本地人買樓的舊調,促請當局盡快制訂措施,優先讓本地居民購買限呎樓。曾俊華稱會朝此方向作進一步考慮,但又直言香港從未限制任何人買樓,擔心如此重大的政策改變可能損及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長遠經濟。

其實,內地人來港買樓已非一朝一夕,由於港府房屋政策失當,土地供應長期不足,再加上人民幣升值,息口低企等客觀因素,吸引愈來愈多內地居民來港置業,導致供求進一步扭曲,樓價節節上升。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當局採取措施限制非本地人買樓的呼聲日益高漲,也就不足為奇。

問題是,限制非本地人買樓牽一髮動全身,絕不能輕舉妄動。須知資金進出自由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限制境外人士買樓無異於因噎廢食,自拆招牌,隨時令香港自由市場的聲譽毀於一旦。

沒錯,澳洲和新加坡等國家確實有限制外地人買樓的措施,但不可不知,各處鄉村各處例,外國有外國的條件,香港有香港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很簡單,澳洲和新加坡可以依靠其他產業,而香港卻是獨沽金融一味,一旦限制外來資金,香港不再是自由港,還能依靠甚麼生存呢?

患至而後圖,智者有不能。樓市問題積重難返,歸根究柢是港府房屋和土地政策長期失誤所致,如今才來撥亂反正,自然事倍功半,吃力不討好。必須知道,推出任何措施都應以樓市健康發展為依歸,病急亂投醫只會加速泡沫的爆破,重蹈當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樓市崩潰的覆轍,令香港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