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特區政府的一些官員可以不從人口政策的角度去考慮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問題,但無論如何,他們應該向立法會和市民解釋其原因。
事實上,這四萬多個在港出生的內地孕婦分娩的嬰兒,佔了本地的出生率將近一半;換句話說,他們構成新生人口的一半,況且這些人數日積月累,十年達到四十多萬,怎樣說,也是人口政策的一部分!
如果從短暫和微觀的分析,只是聚焦在分娩的那三幾天,那就只是醫療的問題,而且相對穩定,只要計清計楚,香港的孕婦床位有多少,香港需求有多少,相關的是初生嬰兒深切治療的能力有多大,在港出生嬰兒需要用上深切治療服務的比率又有多少,有如此明確的核數,放多少個內地孕婦來港就一目了然。
這就是完全不從人口政策角度,純從醫療資源角度去判斷問題,但只要把目光拉遠拉長,由嬰兒出生那一刻拉長到二十年,往後一大堆問題,就完全是人口政策須要關注的問題。
梁卓偉只是食物及衞生局的副局長,論政策範圍、論權力官階,他都不是全權主理人口政策的官員,所以要求他從人口政策的角度去評價內地孕婦來港分娩的問題,他自然可推說不評論,但認為無關人口政策,就必須有合理解釋。
政府其實必須向市民解釋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是這每年四萬多的隱性人口,對香港究竟是利是弊,利在何處,弊又在何處,而不是純因法院判決,中央政府又不釋法,那就放軟手腳,中門大開,順便讓私家醫院撈一筆。難道這就叫搞醫療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