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由提出、論證到設計、動工,歷經十幾年,期間因雙Y、單Y等方案的考量爭論,已蹉跎了好幾年,最後要由中央支持、表態、拍板,並且由中央負責大橋部分的建造費用。今有人「操縱暗盤」狙擊港珠澳大橋工程,後果嚴重,令社會整體付出沉重代價。
事件更嚴重的性質是,蘊含了「隱性港獨」挑戰「十二五」規劃,阻礙本港與珠三角融合的進度。港珠澳大橋是列入「十二五」規劃粵港澳合作七個重大項目的首位項目,也是作為港澳回歸後,「一國兩制」下涉及三地的歷史性、標誌性工程,舉世矚目,其意義早已超越交通範圍,甚至超越經濟層面。中央多次表示,要加快建設港珠澳大橋。
司法覆核狙擊港珠澳大橋工程,暴露了香港經濟上的「隱性港獨」。這是有歷史淵源的。在港英時代,為了殖民統治的需要,港英政府利用香港和內地之間的邊界,長期實行排拒、隔離和疏遠內地的政策。回歸後,港英此種政策演化為經濟上的「隱性港獨」。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曾提出「小心邊界模糊論」,攻擊香港與廣東省聯手合作的基建計劃,便是「隱性港獨」的表現。
如今,有人繼承了「隱性港獨」衣鉢,「逢融合必反」,其中最突出的是阻撓高鐵工程、製造「香港被規劃」歪論,以及日前「操縱暗盤」狙擊港珠澳大橋工程。有的人以為,事件是「彰顯法治」,實際上,是在閹割行政主導,踐踏《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