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孰慮:歧視心態普遍 出於恐懼

「歧視」這問題很富爭議。雖然不同人有不同定義,但筆者相信,當一個人對別人某些被認為是低下或殘障的特徵,產生心理或行為上的厭惡及排斥,這便是歧視了。

學識高亦然

歧視心態其實很普遍,無論表面多包容和開明,筆者相信每個人內心都曾有令自己回想起來也覺羞愧的歧視思想。教育有助減少歧視,但學識高的人並不一定較少歧視他人。立法可保障受歧視者的權益,但未必能改變心態。歧視心理是怎樣形成的?心理學家、社會學者、人權組織等一定有其見解。

不過,從筆者自己的臨床工作和社區精神健康教育的經驗所得,人們歧視,例如對精神病患者,其中一個原因是內心的恐懼。這恐懼常常是出於無知,以為某些病患者的行為會很難預測、或對自己構成危險。另外,有些人的恐懼,是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有同樣病患和痛苦。人們會說服自己:「這只是別人才有的病,自己和家人(特別是子女)一定不會變成這樣。」筆者亦曾多次聽到病者家人埋怨其他病人的狀況,令自己親人的病情加深了,所以「在醫院愈住愈差」。

但是,如果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看:將精神上的病患,視為人的腦部在各種個人及環境因素互相影響之下,所產生的失衡現象,是常見的健康問題,不是人的好壞或對錯造成的。減低恐懼豈不更能處之泰然和多點寬容的空間嗎?心理健康輔導及資訊熱線,可致電27720047深入了解。

精神科專科醫生賴子健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