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爛招不斷 港府苦為民開

天下本無事,庸官自擾之。港府近期推出不少政策,包括實施十九支煙入境、縮短旺角行人專用區開放時間,以及已進入立法程序、卻仍然爭拗不絕的停車熄匙措施等,無不被輿論炮轟是多此一舉,添煩添亂,不僅為市民帶來諸多不便及困擾,更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以擴大控煙政策為例,當局規定旅客入境只可攜帶不多於十九支煙,如果買一包二十支裝的香煙,就必須在店員陪同之下,花費約二十分鐘至半個小時的時間,為其中的一支超額煙報關交稅。稅額雖然不多,但為此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時間,當局可謂得不償失,消費者則煩不勝煩。更何況,買煙者在出入境口岸大排長龍報關,難免影響其他旅客的出入,這就難怪,有關政策未收控煙之效,先引來劣評如潮。

事實上,如果政府真正為市民的健康着想,不如乾脆向吸煙宣戰,將香煙列為違禁品,豈不是一了百了,免除這麼多無謂的麻煩。而如果政府體恤煙民,也可以酌情允許攜帶一包煙入境,則毋須為一支超額煙報關而大費周章。到底是誰想出十九支煙的餿主意呢?正如有學者指出,十九支煙政策絕對是「坐在冷氣房想當然」,非但無助減少煙民吸煙情況,反而是與現實脫節的「屎橋」。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則顯示,三成四受訪者批評十九支煙政策擾民;兩成一認為是阿茂整餅,「無嗰樣整嗰樣」;兩成八直指浪費人力與物力。擴大控煙政策竟然遭到逾八成市民的反感或反對,足證是多麼的不得人心。

一之為甚,豈可再乎!同樣在上個星期,運輸署先斬後奏,貿貿然縮短旺角三段行人專用區的開放時間,提前一個小時於晚上十一時結束。在香港,平時約人飲茶都要提前幾天打個招呼,這是起碼的規矩和禮貌,何況旺角行人專用區茲事體大,開放時段已實施多年,市民早已形成習慣,突然間調整開放時間,等於打破市民的習慣,事先當然要充分諮詢民意,並廣而告之,讓大家心理上有個準備。但莫名其妙的是,當局興之所至,說幹就幹,市民在全然不知情下,與駛入的車輛爭路,極易引發車禍,危及生命安全。

現在,不少大城市都在鬧市擴大行人專用區範圍,以作旅遊景點及方便購物消費,港府卻反其道而行之,怎能不引人反感。有兩成七市民批評,當局未有宣傳之下突然調整行人專用區時間,會造成人車爭路,險象環生;三成六批評措施帶來不便及混亂;還有三成二直指有關措施是多此一舉。

在停車熄匙立法方面,社會上爭議不絕,當局卻無視民意,一意孤行。就在立法前夕,接連發生司機中暑事件,更有人死亡,再次觸發反對停車熄匙立法的浪潮。迫於民意壓力,港府不得不考慮更多的豁免措施,然而,太多的豁免措施亦令有關立法支離破碎,形同虛設。

俗話說,事不過三。但在短短時間之內,港府接連推出三項擾民政策,讓市民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顯而易見,港府施政並非福為民開,而是苦為民開。有監察組織形象地說,管理哲學有如煎魚,不能翻來覆去,港府卻「將市民當成魚不斷翻來翻去,令市民變成魚碎」。上述民調顯示,對於港府不斷推出擾民措施,四成四批評未能體恤民情;三成五認為會影響社會和諧;兩成九直指添煩添亂。

施政爛招不斷,港府苦為民開。立法會議員已警告,近期連串政策明顯擾民,令民怨不斷累積,遲早爆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