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還看今朝:二線關後移啟示

今年五月,《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獲得國務院通過之後,深圳市政府便立即制訂未來三年深圳改革發展藍圖,當中最受注目的方案,是把二線關後移,讓深圳更多土地劃入經濟特區的範圍。

深圳地緣接壤香港,在港英時期,兩邊分屬不同政治和經濟架構,於是內地政府在羅湖設立一線關口,作為兩地人流、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等的緩衝區;及後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一九八○年確立深圳經濟特區,在深圳設立二線關,既讓關內城市吸納香港經濟發展模式的長處,亦能使二線關日後作為香港回歸與內地逐步融合的地帶。

現時,深圳轄下有六個行政區和兩個新區,其中羅湖、福田、南山和鹽田四區位於經濟特區二線關範圍內;而其餘的寶安、龍崗、光明新區和坪山新區都是在二線關範圍以外,更佔據深圳總面積達五分之四。

以往進出經濟特區範圍須持有有效證件,防範森嚴;而特區內有「特區法」,非特區範圍又有另外的經濟政策和法律,深圳「一市兩法」無疑窒礙當地的整體發展;但當二線關後移,土地和人都多了,深圳將有更廣範圍被納入統一規劃。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只三十年,GDP年平均增長百分之二十六點四,去年人均GDP更超過一萬三千美元,居全國第一,但發展潛力依然未見底;對於香港,二線關後移意味深港兩地的融合地帶得到擴張。近日特區政府姍姍來遲的邊境禁區開發項目,似乎想搭這經濟的方便車,但深圳這架是高速列車,香港搭得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