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中央領導人在媒體直播下,對董建華及其全體管治班子說,要「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立刻在香江掀起軒然大波。其實,再笨的人也聽出了「查找不足」的弦外之音:中央對董建華的工作相當不滿,老董危危乎矣。不過,本港那時也有挺董言論,認為中央領導人講的「查找不足」是一句很平常的官話、套話,在內地大小單位都會對自己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總結匯報,講完成績時講不足,上級領導對下屬工作無論怎麼看,口頭上也多會講一些類似「查找不足」的話,這是一種「教誨」也是一種督促;當然,也可以含有批判不滿之意,但絕不意味着下屬犯了大錯,要「放風」處理他(她)。
然而,那時的爭論不足三個月,老董就「腳痛下台」,用「內地思維」看中央領導人讓香港特首「查找不足」顯然看走了眼,香港特首是經不起半句內地「很普通的批評」之言的。這方面,中央領導人惜「字」如金,十分注意場合和分寸,一句在內地看來輕如鴻毛的尋常套話,在香江就有泰山壓頂之力,就暗示着一項重大決策就要出台。
有了那次經驗教訓,香港人對中央領導人的講話就更為敏感,中央領導人當然也更為謹慎。「董去曾來」最初那一、兩年,中央領導人每次見曾,都是「好」話、鼓勵之話。後來,「好」話漸少,告誡之言、「要求」之語漸多,顯示出中央對曾蔭權工作頗不放心,相當憂慮。這時的曾蔭權也果然是執政混亂、百病叢生、民怨沸騰。
這種情況,香港人都看在眼裏。有老董的教訓,大家都特別關注中央領導人會不會又說出類似「查找不足」的話。當然,歷史不一定重演,即便曾蔭權真的混不下去了,中央也不一定要讓他在「查找不足」中「忽然腳痛」。歷史的悲喜劇有不同的劇本,曾蔭權的劇情不會和董建華雷同。